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4年6月12日 星期四

蘇教授論經濟 - 蘇偉文 2014年6月12日

蘇教授論經濟 - 蘇偉文 2014年6月12日


能源組合與開放市場

政府在能源組合上的諮詢快要結束,在能源組合的爭議上,現時大眾的焦點將之放在供電穩定性的討論上,而兩電也在供電穩定上表示了其看法。總而言之,政府提出的兩個能源組合方案,即方案一的向南方電網購入三成電力,和方案二的增加兩電的天然氣發電三成,兩者在供電穩定性上分別有不同的研判,也不諱言的說,現時對南方電網供電穩定性的質疑比較多,儘管不少質疑都是以經驗和既有印象。

這和政府強調任何方案都應是研判十年之後的環境不同,簡而言之,我們是用過去式去研判將來,而不是用預計未來的情景來研判將來的情況,在分析上自然是出現了橙和蘋果的比較,可是能源組合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技術的課題,民意不可能在技術層面有著很深入的認識,而主觀印象再加上當下的社會氣氛,往往造成了對南方電網的質疑,這也令能源組合的諮詢本應是技術形的討論,已慢慢變成政治上的議題,這是一眾技術官僚始料不及的。

現時將討論重心放在供電的穩定性上,其實是忽略了能源組合中的一個重點,就是開放電力市場。過去不少評論都說應該開放電力市場,可是在香港根本沒有法例規定一定是由目前兩間電力公司供電,法例也沒列明兩電擁有供電的專營權,若果真的有公司願意進入電力市場,法例也沒有任何阻撓,數年前也有一家公司宣佈有意來港供電,到最後除了股價曾被炒作之外,也在沒有任何結果下不了了之,可見開放電力市場的不容易。

開放電力市場的一個瓶頸,是新參與者缺乏經濟規模,假如要新電力公司自行覓地建廠鋪網絡,這個投資金額巨大而回本期長的生意,在商業可行評估上很可能行不通,而向外地購電,則變成開放電力市場的一個出路。有趣的是,人們一方面說要開放電力市場,但當面對可以帶來電力市場開放的契機時,卻會變得猶豫,當然這和發與者的身份有關,可是以地理因素而言,真的有新參與者的話,也很可能是內地機構,以目前的形勢來說,開放電力市場又會是另一場爭議的開端。

蘇教授論經濟 - 蘇偉文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