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

青心直說 - 胡孟青 2014年7月17日

青心直說 - 胡孟青 2014年7月17日

青心直說:引民資要深思


■引入民資要考慮項目回報等問題。


內地2007年經濟增長11.4%,規模達24.6萬億元人民幣,直到去年,經濟增長雖回落至7.7%,但涉及國內生產總值就有56.8萬多億。

六年之間,內地經濟規模大增30萬億元人民幣,但股市卻由高位6124點,回落到只有2050點左右。內地媒體近期有一個統計數字值得留意,或者其實已敲響警號。

《第一財經日報》統計,自2007年以來上市的A股企業市值,單計首十間公司,就蒸發了最多合共10萬億元人民幣,而十間之中,竟有八成是央企。

中石油、中石化、工行及中國人壽成為市值蒸發最多的公司,單以中石化為例,就蒸發了近4萬億元人民幣,恰恰相等於2008年的刺激經濟政策規模。

項目回報欠吸引力
組合上述幾組數字,結論是內地經濟即使仍有可觀增長,規模達幾十萬億元,卻未有轉化而成為企業,尤其央企的盈利能力。

而在內地仍然以計劃經濟行先、央企某程度上有份執行政策的大前提下,大家可以理解為央企這幾年來協助中央推動經濟,其實是無利可圖,又或者基於企業本身盈利問題及推動經濟的能力,內地當局要刺激經濟,所額外需投放的資金亦較以前多,而非以往般,透過三幾張定單便可以創造較大的經濟乘數效應。

央企效率低,反映不符合成本效益的資源投放,加上央企及地方債台高築,同時中央仍對經濟目標有介懷,於是要靠引入民資,加快央企改革,在上述的三大矛盾之間,作為過渡性平衡。

引入民資,無疑為達到提升效率、加強監察及營運的最好安排,但當中仍有關鍵因素:項目本身回報是否吸引、民資本身是否資金充裕,以及所引入的民資對象。

如果單是以第一點的話,有估算指出,以個別的省市為例,有意引入民資的項目中,其實只有約30%左右預期有盈利。

至於第二個有關民資本身的資金充裕性問題,就更加不用說,皆因按內地媒體報道,以廣東省為例,去年9月,59個冀有民資參與的項目當中,最後只得10個獲得認頭。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心直說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