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觀點 - 施永青
一國兩制
只屬權宜之計
2014年12月30日
香港人近期發覺,中央官員強調一國多了,較少談及保持兩制的需要,認為中央是想以一國來壓兩制。另一邊廂,中央的看法卻是香港有人以兩制來挑戰一國的權威,不接受一國的制約。看來,一國兩制已從原來對立統一的設計走向對立鬥爭。這是香港的不幸;但已無可避免。
一國兩制是鄧小平設計出來,用作處理香港回歸的方法。97是一個歷史期限,中國政府必須面對。面對的方法別無選擇,就是要把香港這個殖民地收回到一國的版圖內。戴卓爾夫人曾去北京談判,希望以主權換治權。鄧小平的回應非常決斷,主權與治權一併收回,97後英國在香港再無角色。
當時,中國才開始改革開放,經濟發展還非常落後,生活水平與香港距離很大。如果簡單地把香港併入一國,香港人一定不適應。再者,中國長期行社會主義制度,而香港則行資本主義,兩種制度水火不容。此外,中國行歐陸式的成文法,而香港則行英國式的普通法,屬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法律系統,很難一下子統一起來。
香港人最初擔心中國政府會不管三七二十一硬來,所以十分恐懼,出現了移民潮。鄧小平知道,如果回歸問題處理得不好,移民潮可能演變成逃亡潮。那香港回歸中國將變成一個令中國面目無光的國際事件。
為了令香港人安心,鄧小平才不得不接受現實,在一國的基礎上,讓香港可以保留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續行英國式的普通法,是為一國兩制。
然而,鄧小平的不變承諾只有五十年。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搞兩制的目的,是要香港順利回歸,是一種權宜之計,最終是走向一國,絕不是走向分裂。
最理想的發展是在這五十年裏,中國的經濟發展逐步加速,令兩地的生活水平逐步接近;另一方面,最好中國的政制發展也有足夠的進步,令人民的基本權利有更大的保障,生活上有更大的自由度。這樣,一國兩制就可以順利過渡到一國一制,香港才算真正走完回歸的道路。
不過,香港有一部分人並不認同這個路向。他們認為中共不可信,若果任由中共擺布,香港現有的一切將會失去,香港人就只能做中共的順民,任由中共魚肉。為了阻止中共的陰謀得逞,他們一方面以民主抗共,另一方面強調本土主義,已建立起一個有相當力量的反建制陣營。
佔中運動顯示:這股反建制力量已在年輕一代心裏紮根。中國政府對此非常擔心,正不斷收緊對港的策略。對中國政府來說,兩制是為一國服務的,絕不容許以兩制去對抗一國。如果要逼中國政府選擇,他只能放棄兩制,保留一國。
從這個角度來看,反建制派的策略並不明智。以兩制去對抗一國的結果,只會加快一國一制的早日到來。
回首頁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