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5年6月16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5年6月16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中資潮興「返娘家」
2015年06月16日


內地科網股平均市盈率約153倍。圖為內地股民。(中新社)





今年以來,最少已有近「一打」在美國上市的中資公司提出、或被提出私有化,於是引起了有關「退美潮」的討論。

觸發公司私有化的,自然是由於股價不振、成交低迷,但套用在

一眾美國上市的中資公司的話,話題自然更多了。

眾所周知,內地股市火熱,科網股市盈率平均已升至153倍左右,相比之下,無論美國或本港上市的平均30至50倍左右,自然相當失色。先進行私有化,再回內地上市,是符合邏輯及互惠互利的想法。在公司層面而言,能夠參與內地股市輪動遊戲,估值提升的同時,更有助減低在美國市場部分來意不善的監管或法律訴訟風險。再者,內地上市公司數目近2,700家,真正有科網業務的僅24家左右,有一批公司歸隊,增加供應,亦是當局意願。

上述提及的其實大概是常識問題,更重要其實是內地監管當局在政策上的推動因素。除近日國務院層面提出,鼓勵特殊架構公司回國掛牌外,當局早前提出的幾項改革,亦有助促進境外上市中資公司回歸。首先,新股註冊制的推行,上市審批上會更省時,理論上門檻亦減低,這是十多年來一直掣肘相關公司在內地上市的障礙。其次,先後有前海計劃推行境外板、上海亦擬推出新興戰略板,市場不其然會相信,公司在內地上市的規限上,只會更寬鬆,而能涵蓋的公司亦必然更多。更重要一點還有,商務部盛傳有意在外商投資法中,在定義上作出一定修改。

商務部修訂外商投資法,當中牽涉的定義問題是最為重要的。目前,以VIE結構形式於境外上市的中資公司,一概被視為外資,無論內地上市,以至經營業務方面均有掣肘,甚至乎會被禁止。據報,商務部其中一個考慮方案,就是將VIE公司重新定義:包括中資控制公司及外資控股的VIE公司,前者基本上可視為內地公司處理。有別於現時要還原架構,再重新上市或借殼上市、兩者均所費需時兼成本昂貴,一旦商務部在VIE法規定義上有所寬鬆的話,境外中資公司基本上可以索性用現在架構在內地雙重上市,毋須私有化。

當然,有關法規及政策上的寬鬆,目前僅屬流傳階段。內地有的是聰明錢,趁估值低提出私有化,短期內先搞搞注資概念,之後再A股上市,一注成本兩個獲利機會。反而「退美潮」觸發的一個更大逼切性,就是要考慮本港上市的吸引力,尤其是對新型經濟公司:因估值上仍不及內地,監管上仍然處於道德高地。

回首頁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