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明報 - 唐焱 2015年6月4日

明報 - 唐焱 2015年6月4日

唐焱 [昔日新聞]
》 中國走伯南克路線 資金未惠及經濟 (2015/06/04)

中國走伯南克路線 資金未惠及經濟
2015年6月4日
【明報專訊】早在2002年,美國聯儲局前局長伯南克,就為抗通脹給出了貨幣寬鬆的路線圖:(1)降低短期利率;(2)央行購買長期債券來壓低長期

利率;(3)央行直接買私人部門資產,壓低風險溢價。近期人民銀行的貨幣寬鬆政策,正沿?伯南克的路線圖推進。







股市泡沫化 經濟追不上
怎樣利用貨幣政策來幫助經濟走出通縮陷阱?伯南克早在13年前就給出了上述藥方。伯南克給出的貨幣寬鬆路線圖,歸根結柢就是用央行的貨幣投放來刺激實體經濟支出。伯南克的藥方是次按危機後美國聯儲局的行動指南。在將聯邦基金利率(隔夜利率)降到0之後,聯儲局還通過數輪量化寬鬆(QE)直接購買大量長期國債和MBS,壓低了長期利率和風險溢價。應該說,聯儲局的寬鬆措施確實帶動了美國經濟的復蘇,但顯然這些寬鬆貨幣對金融市場的刺激作用更大——美國經濟還遠未回到次按危機前的水平,但美國的股票價格指數已經比危機前的高點高出了近30%。

中國金融市場目前的狀?很像美國,貨幣政策正沿?伯南克的路線圖進行寬鬆。從今年3月初至今,銀行間市場隔夜利率已經從3.5厘下降到了1厘,相當於在3個月的時間裏做了10次每次0.25個百分點的減息行動。對比聯儲局,人民銀行這是在壓低了短期利率後,進一步向長期利率施壓,效果類似於美國的QE。

過去幾個月極低的短期利率推升了金融資產價格,導致更多資金進入金融市場追尋高收益,反而部分分流了實體經濟資金面,加重了實體經濟的融資難問題。這樣一來,貨幣政策陷入兩難——放鬆,實體未必受益,金融市場卻逐步泡沫化;不放鬆,實體肯定遭殃,經濟失穩,風險上升。

中國選擇多 毋須步歐美後塵
其實內地本不必如此,中國具有歐美國家所沒有的優勢——政府擁有較多推動實體經濟總需求的政策工具。在歐美,為了刺激金融體系向實體經濟投放流動性,政府除了放水「淹沒」金融市場,沒有更好的辦法。但在中國,政府對基建和房地產投資掌控力較強,銀行對這兩大部門的融資支持也很容易為政策所提升。中國這些傳統穩增長工具看似非市場化,卻是將寬鬆貨幣政策傳導至實體經濟總需求的最直接路徑,因而是對抗通縮的最有效手段。

將這些有效工具棄之不用,是內地近期經濟增長壓力沉重的原因,也是貨幣政策不得不沿?伯南克路線不斷被迫放鬆的源頭。諷刺的是,伯南克路線圖的終點,正是我們所拋棄的這些穩增長工具。

中國光大證券(國際)研究部主管
[唐焱 中資股攻略]
相關新聞內容 [更多]
明報 - 唐焱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