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財經 - 胡孟青
僵化制度 累死香港
2015年10月22日
財爺過去不斷呼籲小心樓市、資產市場泡沫。(資料圖片)
外界將財爺曾俊華早前借外訪機會,要求見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形容得頗抵死。的確,財爺很緊張耶倫,事關他比全球任何一位財金官員,都更著緊於美國貨幣政策去向:是按計劃加
息?是永無止境拖延不加息?抑或隨時加碼寬鬆的機會?
較極端角度看,財爺信譽一切視乎耶倫的美息決定。財爺不斷呼籲小心樓市、資產市場泡沫,一而再、再而三、力陳年內美國加息,若加息後,資金流向逆轉、負擔能力受影響、樓市有調整雲雲。有關預警一年復一年,錯的不是以財爺為首本港財金官員,而是美國本身不斷拖延。
明知自討沒趣,財爺一早事先小人,表明問聯儲局最高決策層有關美息決定,形同外界問他有關樓市政策一樣,最終受人肉錄音機對待而已。財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總算交了功課,兩手空空的結局,歸根究柢,都是將貨幣政策拱手相讓他人的結果。老實說,財金官員職責之一是向大眾不斷預警,財爺準繩度跟其他市場官員般相差無幾,命中率奇低。再說本港樓市,縱然各大媒體篇幅均清一色指向正出現轉角;減租、減價、撻訂樣樣俱備,但綜合幾個多年經驗又有誰可保證,死灰不會復燃,尤其是耶倫可隨時再量寬、資金隨時加碼流入。
自人民幣八一一貶值以來,港匯較預期強。個多月以來經銀行體系結餘流入的資金已逾一千億元。資金續增,與基本因素背馳,或給予市場錯誤訊號,以為大量資金隨時候命出擊。或資金部署再熱炒一輪,按本港現況,兩者都十分不利。
自08、09年至今不斷有資金流入,單是經金管局承接的美元沽盤,創造的港元數量數以萬億計。自由市場,資金流向自如問題從不大,但問題來自無論海嘯、憧憬中國因素、滬港通、人民幣升值、貶值及停止貶值、市場避險或增加風險注碼都不停有錢湧入。如不是本港有不可告人的賣點,那或是問題出於聯匯制度僵化。
聯匯制度不改或沒有可能作中短期調整已是鐵一般事實。但本港承受非1美元兌7.8港元,而是7.75至7.85兌換保證範圍。十年前引入的範圍原意是人為限制升值預期,後遺症是人為地令貨幣基礎續升,續現資金流向與基本狀況及資產市場客觀環境不匹配的矛盾。一千點子兌換保證範圍破壞性比七點八聯匯來得大,現在來改,要調整、擴大波幅是非常考驗官員膽量。若續置之不理,卻考驗整個本港資產市場承受能力。人民幣續國際化,內地資金流向異常複雜,背後有以往不同的理解及原因。香港資產市場注定被制度累死。
逢周二、四刊出
回首頁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