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6年3月3日 星期四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6年3月3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6年3月3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表面進取實則不思進取
2016年03月03日


港交所近年推出不少新產品。(路透社)




跨國投資銀行出身的港交所(388)行政總裁(CEO)李小加,未必想化身成為李小龍,但港交所既然是上市公司,股東自然對管理層有要求,要其好打得,加上其形象真的似模似樣,不要他跑數跑到

氣咳才奇怪,結果真的跑了許多穩定收益回來,惟部分如人民幣產品,卻被指太偏向機構投資者,散戶卻冷淡得很,予人印象是,表面進取,實則卻不思進取,從股票交投、IPO集資額去考量績效,實在太過單一。

港交所近年成功引入過百隻交易所上市基金即ETFs進場,加上平台上可供交易的房產信託基金已累積至十多隻,又成為政府通脹掛鈎債券交易平台,產品組合已豐富了不少;惟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擔心得罪銀行及保險公司基金銷售,連內地零售投資者早已可透過股票戶口,於交易所平台買賣股票及基金產品的今天,香港卻明顯大落後。

內地投資者早已可透過一個證券戶口投資股票與基金,而大部分基金的成分甚至基礎資產,又是離不開股票,既然股票可以直銷,為甚麼通過證監會審批的基金,不能透過同一平台讓投資者直接買賣、以提高價格透明度之同時、更可讓基金投資者不用被基金經理出出入入的成本,及銷售員過水濕腳?

基金根本就是基金公司的產品,基金公司是否想單純透過銀行和保險公司賣基金,亦值得商榷。港交所是否應做而未做,相信投資市場不會視若無睹。

從證監層面,基金條例更有必要透明化,在公開平台上,像股票般每天給市場提供報價,再者資訊以盈利已成為當前港交所一直相信,跟內地融合是商機,是提升本港市場地位的重要一步,全球哪有一個市場會有這個機遇?

相反,證監會認為,跟內地融合隨之而來將是監管風險,全球哪有一個監管機構,要在短時間內去應對大量而又毫不認識的資金及投資者?

香港證監會不是中國證監會,後者推動市場發展的定義是要盤活、激活股市,明顯與名稱不符,但香港要提升市場地位,就應該要名符其實,維持更好的監管,提升市場質素,才是曲線推動市場及提升香港投資市場吸引力的根本基礎,交易所的責任是跑數、爭取IPO、增加交投、提升市場吸引力。

回首頁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