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的一席話
2016年06月08日
前一輪多位美國聯儲局高層發出公開支持加息的鷹派言論後,美國上周的非農業新增職位遠遜預期,主席耶倫又「放鴿」,市場隨即估本月加息機會接近零。在加與不加訊息紛陳下,投資市場及投資情緒都隨着波動,難下決定。不過,若從長遠投資角度看股市,
或許可以減少一些眼花撩亂。
筆者上周到北京公幹,與一位投資界及學術界名人飯聚,天南地北自然扯到股市身上。這位投資界名人斷言不會重注買細價股仔,只買重磅藍籌或國企。他手上亦有多隻細價股,但基本只是持有一手,用來提醒自己多留意細價股炒作情況,從而協助推斷整體大市方向,因為自己若不持股,便不會留心細價股炒風變化,所以持細價股僅是一個風向舵,而且每隻持一手,所費無幾。
前輩提到他的投資心得,主要在重磅藍籌股身上,而且不會經常出手,會耐心等機會,往往在市場恐慌,股價跌至超值時才出手,一擊即中,他認為時常進進出出,回報未必好,亦費盡心神。他憶述90年代初,匯豐仍未遷冊英國及合股時,罕有出現虧損,引發基金掟貨,股價跌至4元附近,他認為虧損只是一時,以匯豐在香港半央行地位,只要香港經濟持續發展,匯豐業績必能扭轉過來,所以重鎚出擊。
前輩又以87年股災為例,當時長和系大型供股,供股價10元,股價跌至5元,但長和系仍堅持供股計劃。他認為主席李嘉誠都要用10元一股供股,他在市場卻可以用5元買,絕對是超級投資良機,「瞓身」掃貨。結果如何?自不待言。
前輩又說,這些超低價買入的股票一直持股至今,僅是收息早已收回成本。雖然期間股市經歷多番危機起落,他都處之泰然。當然,投資者有不同選擇,投資目的、行為亦人人各異,但若想在混亂局面中少被牽扯得頭昏腦脹,把焦點集中在長綫投資、價值投資,不失為好選擇!
iBond短炒非壞事
iBond今日截止認購,據聞證券行反應勝過銀行,據分析,證券行買賣在港交所掛牌的iBond,投資者易買易賣,可以短綫炒作;在銀行買賣的屬場外交易iBond,買賣、報價都較複雜,多是長綫客持有為主,故不排除今次買iBond者以短炒居多。以現時經濟疲弱及通脹回落情況看,息率與通脹掛鈎的iBond未來派息可能不及過往數批,投資者長揸收益有限,所以不少人寧可短炒套現。雖然把iBond短炒有違港府推出保值抗通脹的原意,但港人可以短炒賺餐茶,都是值得支持的好事。
《星島日報》財經組助理總編輯 auchoyee@gmail.com
歐祖貽
投資Cafe - 歐祖貽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dfin.sthead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