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全球貿易正起革命
■全球最大貨櫃船「商船三井成就」可以載超過20,000隻貨櫃,是海上運輸的最新趨勢。 資料圖片
有時,我也搞不清楚,究竟是保護主義在冒起,還是全球化已經開到荼蘼。撇開那些只知口頭勇武的各國政客,因為他們在言詞間,也不敢說要完全反對貿易。
可是在客觀現實上
,多邊協約的模式正在走下坡,近年甚至地區性的自由貿易區,也逐一破落。說到底,美、歐和亞洲,各自的政治都在變化中並醞釀民粹主義。
這種現象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也曾經出現過,餘下的,都是歷史。我不是說歷史必然會依循某種路徑發展,可是政治和經濟的互動,來來去去都是那幾種關係,放諸古今中外皆準。
另一邊廂,國際貿易卻在我們不為意的情況下,突飛猛進。相信沒有幾多人知道,全球最大貨櫃船「商船三井成就」下水後上星期首次抵港;這艘超級貨櫃船,由天津啟航,經過中國幾個省市後,在香港停留後,轉到新加坡再往歐洲出發。
一定程度上,這條航道既是過去幾十年來,其中最重要的一條;而香港自由港的優勢,讓我們繼續扮演集運樞紐的角色。但在周遭的競爭壓力下,香港在物理和地理上始終有一定的局限,最終我們除了制度優勢,要贏,就只有靠效率和成本控制。
二十年前,新下水的貨櫃船的載貨量,平均是6,400至8,400隻貨櫃。十年前,新下水的貨櫃船,平均載貨量增加至12,500到14,500。最近像「商船三井成就」般可以載超過20,000隻貨櫃的超級貨船,是海上運輸的最新趨勢。
這些超級貨櫃船,除了要碼頭水深港闊,最重要是處理貨櫃裝卸的效率,畢竟船大了,需要的功夫更多,卻不代表船期容許停泊在港口的時間更長。這些都是全球競爭不為外人道的另一面。
當然,競爭壓力的背後,也代表全球貿易正在增長中;或許政客的想像,才是脫離現實。
利世民
http://www.fb.com/leesimon.hk
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利世民
利字當頭 - 利世民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