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金融風向標 2018-03-12收藏文章
股市,是金融市場一環。大家都接受中國的股市、金融市場是政策市,兩會即將落幕,政策一定,就會被執行,然則,2018年的中國金融風向標為何?
上周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及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就「金融
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這是周小川2002年底成為央行行長以來,第14次,也是從2007年起連續第12次亮相全國「兩會」記者會。「金融改革與發展」這一話題是央行繼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後第5次聚焦。
在是次記者會上,金融去槓桿、金融監管、利率、外匯、金融業對外開放、外匯儲備、人民幣國際化、債務風險、住房信貸政策、貨幣政策、數字貨幣等問題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眾多的焦點又以哪些為重?
自2016年起,中國已一直為金融監管補漏拾遺,2017年更是大大地幹了,幹完未?
人行研究雙峰監管體制
央行行長周小川3月9日在13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央行在新的監管框架中會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金融監管有一些空白,這些空白需要盡快彌補;二是金融監管的有些規則也出現一些缺陷,會增強對金融規則的制定。此外,已經發生的金融機構、準金融機構的風險需要抓緊處置,維持金融系統健康。
周小川表示,人民銀行要牽頭增強金融機構之間的協調效率。
機構改革會根據中國國情,也參考了國際金融監管機構的設置,研究了雙峰監管體制,但是「我覺得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不是說我們就要採用雙峰監管」。
周小川講的「雙峰監管」是甚麼?為甚麼研究了,仍未用上?一旦用上,又將有何影響?找來了人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的一篇文章《英國雙峰監管的實踐與借鑑》,供大家參考︰
「金融監管的雙峰理論起源於英國,由澳洲於1998年率先開始實踐並良好運行至今。2008年金融危機後,許多國家開始聚焦澳洲雙峰監管模式,其中最有特色的實踐就是英國於2012年開始的金融監管雙峰模式改革。
模式的重點是︰一、有效的監管必須明確監管機構的目標;二、監管機構的設置要解決監管缺失問題;三、中央銀行統籌監管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
美國等國在危機前採取了多頭監管模式。由於傳統業務的邊界趨於模糊,擦邊球套利盛行(2015年中國的保險業也是大打擦邊球,帶來今時不少後遺症),其金融體系在危機中受到衝擊很大。危機後提出的功能監管理念強調對相同的金融產品採取相同的監管規則,有其進步意義,但仍未明確監管的目標到底是甚麼?也沒有涉及監管機構的設置問題,不能在金融監管體制上解決監管套利問題。
基於目標導向監管理念的雙峰監管模式,目標導向的監管理念認為設計一國的金融監管體制必須基於監管目標來考慮,應當建立3類監管機構,微觀審慎監管機構負責保持個體金融機構穩健,宏觀審慎監管機構負責保持金融系統穩健,而行為監管部門負責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
再詳細的,不引述了,到真推行時再講,圖一是這個監管模式,是將貨幣政策、宏觀審慎、微觀審慎,更好的協調配合。
另一個讓投資者不解的問題是M2增長慢了很多,是否有衰退呢?周小川解釋了一下。
周小川表示,未來經濟增長依靠數量堆積會減少,中國經濟廣義貨幣體量已經相當大,中國經濟增長將減少過去大量依靠資金支持的方式。
中國經濟增長方式正在發生轉變,經濟進入一個新常態,從過去追求數量型到現在追求質量型。他指出,過去經濟舊常態,更多的靠資金堆積,未來經濟追求質量增長的同時,就可能減少過去大量依靠資金支持的情況,廣義貨幣池子裏的錢可以使用得更有效率,不意味著就缺錢了。貨幣政策、外匯政策將有相應的政策響應。
M2指標口徑總是在不斷變化,不是一個精確衡量貨幣政策鬆緊的工具。假定M2口徑短期內變化不大,如果M2與名義GDP基本一致的話,這就是不鬆不緊。還要從物價水平和就業水平,來觀察貨幣政策是鬆還是緊。未來應該逐漸從數量轉移到對價格的關注,不能提供一個非常簡易的指標來判斷,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事務,必須考慮多種因素加以判斷。
此即對M2增長太慢的擔憂,可能是過了頭。
警惕家庭債務引發危機
美國加息,中國又是否要加息?
周小川表示,過去全球範圍內的數量擴張和低利率可能逐漸告一個階段,中國也是世界經濟體一部分,未來中國的貨幣政策和外匯政策都會有相應的政策響應。
今年央行是否仍將跟隨美儲局腳步提升利率?央行副行長易綱稱,看中國的貨幣政策主要是依據國內經濟和金融形勢,央行要進行綜合考量。同時,跨境資金流動是比較平衡的,在這方面央行要繼續推進資本項目平穩的可兌換,同時也要防範風險。
利率要加多少,中央或還有多個考慮。
2017年11月,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發布的《三季度中國去槓桿進程報告》指出,居民部門槓桿率依然延續上升趨勢,從2017年2季度的47.4%上升到3季度的48.6%。
居民槓桿率,是指居民部門債務佔GDP的比重。1996年中國居民槓桿率只有3%,2008年也僅為18%,但是自2008年以來居民槓桿率開始呈現迅速增長態勢,短短6年間翻了1倍,達到36.4%;到了2017年3季度居民槓桿率已經高達48.6%。
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家庭債務課題組發布的報告指出,2013年至2016年,中國家庭債務佔GDP的比重由30.7%上升到44.4%,已經超過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前的家庭債務累積速度。
這還不包括公積金貸款等其他渠道的家庭債務,如果將這些因素均考慮其中,2016年底中國家庭債務佔GDP的比重可能超過60%。
更值得關注的是,房貸已成為中國家庭債務的大頭。去年12月,西南財經大學下屬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工薪階層信貸發展報告》,報告調研了逾4萬戶家庭數據和12萬家庭成員,發現工薪家庭平均總信貸需求額為26.5萬元,其中房產信貸需求額為22.5萬元。工薪家庭平均實際信貸額為12.5萬元,其中86.3%是住房信貸。
此外,還有一些人受商家誘惑造成負債。北青舉例稱,部分家庭已經背負房貸,但在汽車銷售商「買車零首付」等銷售策略影響下,又背上了「車貸」。再如,一些家庭已經負債,為了讓孩子上好學校,又負債去買「學區房」,其家庭總債務自然是愈疊愈高。
目前中國居民部門負債率仍稱不上高,遠低於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70%以上的水平,距離85%的債務閾值更是相去甚遠。專家普遍認為不會發生類似美國的次貸危機,但仍需警惕家庭債務風險引發「灰犀牛」事件。
在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中國家庭債務報告執筆者寧磊看來,目前美儲局已開始縮表和加息,如果中國央行也提高基準利率,大量家庭的房貸支出將會大幅增加,給家庭資產流動性帶來一定衝擊。
此外,中國家庭的儲蓄和收入增速趨勢都是向下的,家庭債務的放大對經濟的影響已經出現。而居民的銀行儲蓄、持有現金等流動性資產受到約束性影響後,會進一步影響居民消費,從而給中國實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
家庭借貸多,槓桿高,是隻灰犀牛,假如國內加息急,那對中央想以消費來拉動經濟的盤算,或要受阻,這個挑戰不輕,現在提出來,是否杞人憂天?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lifestyle.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