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窄範圍
收窄範圍
投資者可多加留意股份的交投量,降低交易風險。(資料圖片)
最近為港股進一步去蕪存菁的過程中,當然相當痛苦,早知如此就何必當初。亡羊補牢的結論,是應該大幅減少中港中小型股的比重,一旦出事,輸三成找數算是公價。自己去年享受過升浪,賺頭蝕尾無謂輸打贏要,但拉勻計其實
沒有特別著數。所以如果要買,一定要收窄範圍,精挑細選才勉強叫做有值博率。例如最有信念的物業管理,一路表現都不差,絕對值得死守。
中型股中伏案例,大致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股票出現質變,最典型的例子是教育股,一個政策諮詢,將風險大大提升,估值自然應聲下跌。這種陷阱很難避免,唯有從商業模式著手。自己已經算好彩,一向也只有很少教育股,純粹是對於將辦學揸乾揸盡的做法不太舒服,叫做有份參與一個熾熱板塊便算。經此一役,以後投資中國的話,是需要加入考慮民生道德的角度。
第二種是咎由自取,去到升浪後期,贏到心雄就勇於冒險,選股不夠嚴格。當市況轉差,不少中型股根本不需要出現任何壞消息,單單是成交回復低迷,市場重新要求低流通量折讓,已經足以令股價大跌。理論上如果沒有質變的話,下一個大浪股價可以回來,但等待日子會超級長,要市況好到投資者再次肯放寬選股標準才會有運行。
當人同此心,中型股要突圍的話,便一定要靠強勁的盈利增長,否則不足以吸引投資者入場。不過中型股始終會有一定市場,依然是基金經理爭取回報的武器,而當選擇減少,就更加物以罕為貴,故事說得通估值反而會比以往高,即是形成超級兩極化現象。所以不要斬腳趾避沙蟲,而是要收窄範圍揀得中。這種環境技術含量高,跑贏大市的機會則更大。心理上要有準備,抱殘守缺,就只會一味覺得好股太貴無辦法出手。
要提升命中率,可以多加留意交投量。經過近期眾多中型股災難式下跌,投資者會特別關注交易風險,沒有一定成交金額,已經不易吸引人去冒險,無謂再受大幅裂口低開的折磨。好股票一般會愈來愈聚腳,眾志成城便自然降低流通性風險。這種重估過程往往會維持一段時間,等交投量成型,中途加入最合適,回報稍減,但風險會低得多,更加值博。
勝向敗中求 - 黃國英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