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9年3月26日 星期二

利字當頭 - 利世民 2019年3月26日



利字當頭 - 利世民 2019年3月26日


利字當頭:蘋果轉營收租股的關鍵 - 利世民


消息指,蘋果在美國時間星期一的發佈會,除了有新手機,還會宣佈影片節目、遊戲和新聞的訂享計劃。 資料圖片 適中字型 較大字型



「訂享經濟」(Subscription Economy),其實就是「收租經濟」。收租,理論上是長遠的收入,收租者要經營一個生態系統,跟裏面的持份者「贏就一齊贏」;至於後面的一句,請大家自行領悟。

兩個月前在這個專欄寫「Apple不會將貨就價」,在結論我說:「類似subscription的模式,應該是Apple的方向,這亦有助鎖定客戶,從而促進其他蘋果非硬件銷售的收入。」言猶在耳,消息指蘋果在美國時間星期一的發佈會,除了有新手機,還會宣佈影片節目、遊戲和新聞的訂享計劃。

曾幾何時,蘋果透過完全拋離對手的硬件,成功建立iTunes和App Store的生態系統。不過,近年論獨家猛片節目,蘋果聲勢不如Netflix。Amazon的Prime Video也靠半賣半送殺出了一片天。連Alphabet也嘗試透過Youtube TV 搶攻傳統有線電視的市場。至於音樂,Spotify令到Apple Music寸步難行。遊戲市場,傳統有Steam,最近Google也宣佈會推出Stadia;假如蘋果也加入戰團,局面將會非常精彩。

最近見到一個新的詞彙:Subscription Fatigue ,意思指消費者認為不值得在同一類產品要有多個訂享戶口。畢竟,每天只有 24 小時,像Texture那種次訂閱多份雜誌的模式,會相對受落。另外一個趨勢,就是一個訂享戶口,供多人同時使用。

換句話說,訂享經濟的市場,也出現變相的減價競爭。當然,有理由相信access最終會取代ownership,成為消費市場的主流。但最終提供內容和服務的收入模式,仍然是以薄利多銷為主,winner takes all。現時蘋果唯一的優勢,還是硬件的體驗更佳;但若然連這一點優勢也守不住,恐怕說甚麼轉營,都只是一場春秋大夢。

利世民
http://fb.com/leesimon.hk
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利字當頭 - 利世民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