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9年5月3日 星期五

宗環伸談 - 談伸鏹 2019年5月3日

宗環伸談 - 談伸鏹 2019年5月3日


談伸鏹:得5G得天下?
【專訊】很久沒有寫有關科技的文章了,不少讀者希望我分析5G的最新發展。好的,現在正是不錯的時機,就讓我探討一下。

先從一場官司說起吧。在過去幾年,蘋果和高通一直在全球各地打官司,早前中國更曾判決高通勝訴,禁售多款iPhone。數周前,他們又再準備在加州進行法律

訴訟。本來以為又是一場惡鬥,主要是蘋果不願再付他們認為不合理的高昂專利費,甚至要求賠償。意外地,突然發生戲劇性變化,雙方達成庭外和解,細節不清楚,但結論是高通大獲全勝,蘋果反而答應賠償給高通,更重要的是蘋果將繼續採用高通的通訊晶片,包括下一代的5G產品。

這一次歷史大和解,可謂一石激起千重浪。首先Intel即日宣布全面退出5G手機晶片業務,承認毫無信心能在手機端5G賺到錢!現在唯有希望有人願意收購,本來最大機會是蘋果,但沒有談攏,可能因為他們知道急的是Intel,慢慢壓價再談。Intel近年做得非常差,管理層迷失方向,錯過了整個手機年代,不停收購Mobileye和Altera等企業,但業務磨合又做得很差。上一任CEO更因婚外情醜聞而辭職。技術上都從過去的長期領導地位,變為現在大幅落後於台積電甚至三星。台積電已在量產7nm晶片,但Intel竟然連10nm都仍未能做到(我知道每家的node標準有點不同)。

過去兩年,Intel股價已反彈不少,但最近出完業績後,又急跌近20%。隨著雲端數據中心的冒起,對伺服器的高端CPU需求也有大幅增長,成為了Intel業務的唯一亮點。但最近兩年,千年老二AMD,在Lisa Su的英明領導下急起直追,已開始成功打入伺服器CPU市場(GPU也有不俗表現),技術上更已準備超前(台積電代工)。

這次和解甚至對華為都有影響。早前,華為創辦人任正飛說華為有可能將供應5G晶片(當然也是台積電代工)給蘋果,馬上帶來一片哄動。我一直懷疑這件事的可能性。首先理論上任先生只是一位退休主席,怎可代表華為說話(果然後來華為否認了),其次,在此敏感期,蘋果真有可能用華為晶片?如用了,能否在美國賣iPhone都成問題。結果,蘋果也否認了。

蘋果高通和解 鼓舞歐美5G前景
不少外國評論家,亦因這次和解而對歐美5G前景變得鼓舞。本來很多人,尤其中國人,已認定中國將在5G競賽中勝出,在多個國際標準設定委員會中人多勢眾,搶了話語權,華為和中興(0763)亦擁有大量專利權,中移動(0941)和聯通(0762)在試用和網路建設上也遙遙領先。誰是真正領先者,眾說紛紜,每方都有不同說法,早前特朗普也特意宣布5G的重要性,誓要支持AT&T和Verizon等民企在此硬仗中贏出。亦有人指出,韓國地方較小,應能推出第一個覆蓋全國的5G網絡。

事實是高通手上仍擁有最大量的通訊科技專利權,包括5G。但過去幾年,因為跟蘋果的訴訟而浪費不少資源,亦影響業務發展。管理層亦曾遭積極投資者Jana Partners攻擊,CEO Tom Horton又曾與創辦人Jacobs家族發生爭拗,可謂困難重重,股價落後大市多年。但隨著這次和解,這些憂慮都一掃而空,股價跳升超過50%,直逼2000年近90美元歷史高位。

對蘋果而言,這次和解沒那麼重要,但總算解決了一件事。蘋果從來都不是技術領先者,更善長後發制人,所以是否第一個推出5G手機,根本不太重要。蘋果的主要策略,反而是減少對硬件的倚賴性,盡快轉型為一家軟件服務平台公司,在串流、支付和遊戲等領域,跟Netflix、Visa、 PayPal和Activision等競爭。近日蘋果股價表現亦強勁,證明投資者對此計劃有信心。能否成功,拭目以待。

中國人與美國人對5G的評價不盡相同。中國人一致認定5G就是全宇宙最重要的一件事,得5G就必得天下!有了5G,就能發展物聯網,就能搜集大量數據,就連AI都能勝出,機器人更是囊中物。美國人當然也知道5G的重要性,但再說一遍「The business of America is business」,他們最在意的是盈利,吹任何概念都可以,但最重要一點仍是能否賺到錢。這觀點或許有點短視,但也可說較實際。在美國投資者眼中,5G仍是一件技術仍在尋找應用的事情,傳統投資經驗來講,並非好事。

5G助雲端業務 亞馬遜微軟暫時最大贏家
今年,他們更在意的科技發展趨勢仍是雲端服務,當然未來更快速的5G網絡亦對雲端以至Edge端服務有幫助。 暫時最大贏家仍是亞馬遜和微軟,亦看好各種SASS和軟件生產力工具工公司,例如Salesforce、ServiceNow、Smartsheet,以至剛上市的Zoom(華人創立)和快將上市的Slack等。相對來說,中國較缺少這類公司,金蝶(0268)和近日不少人推薦的微盟,勉強算是,但質和量跟美國的仍差很遠。

5G的好處大家都耳熟能詳,訊息傳遞速度快10至100倍,latency(反應時間)也將進步10倍,網絡可支持比現在多10倍以上的智能物。但最令人迷惘的問題是5G所需投資那麼大,但到底有沒有killer app呢?暫時能說出來的,主要只有VR實時遊戲,但不算killer app吧。本來很多人寄望無人駕駛,但實在仍有很多技術、法律和道德等障礙,時間表已大幅推遲最少3年以上。Musk又再吹明年將推出Robotaxi服務,但馬上遭人指罵無可能,目的只為企圖支撐Tesla股價,但作用也不大。

基站數量將增6倍 投資者看好中國鐵塔
創意這東西很難講,無法預測,很多4G年代的killer app,例如Uber、Netflix和抖音等,之前難以預料(其實串流是明顯的,但不知鹿死誰手)。盡我能力,看到的有4個大趨勢:

1)最先受惠5G的當然就是網絡本身的基礎建設。對比4G所用的600MHz-6GHz頻率,5G利用更高的24-86GHz。高頻率的輻射能量更高,但有效傳送距離較短,所需蜂窩密度更高,基站數量將增6倍或以上(我個人對5G輻射對健康影響有點擔憂)。因此鐵塔的數量也隨之大增,亦是投資者看好中國鐵塔(0788)的最主要原因。如用EV/EBITDA在看,中國鐵塔確仍遠比美國的American Tower低很多,但大家要記往鐵塔是國企,任務未必只是服務股東,亦需服務社會,所以未必能賺盡所有壟斷性利潤。

在4G年代,網絡設備的市場規模只有手機5000億美元的10%。在5G年代,如基站數量要急增6倍,每個基站成本亦可能較高,亦即是未來網絡設備市場規模可能升至等同手機巿場的60%以上。專售PCB給網絡設備商的深南電路,正是一個受惠的好例子。

正因如此,加上手機市場已近飽和,三星才訂下大舉進軍網絡設備市場的計劃。現在三星市佔率只有3%,目標是增至20%,要與華為、Nokia和Ericsson爭一日之長短。我認為成功機會是有的,雖然近日華為在海外還擊,但始終不少國家有點顧忌,記得我提過印度的Reliance?用的正是三星。

2)5G網絡建設好後,短期內消費者應用仍未必有太多,但無疑第一個killer app必是各層面的監控,由國家安全,到治安和交通,到企業監控員工和客人,以至家居等等。中國的海康衛視、華為和國企CEIEC(中國電子進出口有限公司)等,當然領先全球,更已出口至多個國家,包括德國、厄瓜多爾、阿聯酋和肯雅等。

加上先進的AI臉孔等辨識技術,賊人愈來愈無所遁形。奉勸世人,除了不要犯法外(當然在數據爆炸年代下,極難避免),萬一真的犯了事,就千萬不要再貪圖享樂,觀賞甚麼張學友演唱會,或盡朋友之義,到機場送行!這些都是落網熱點。

手機未必是下一個科技年代中心點
3)下一個科技年代的中心點,未必仍是手機,也未必再是消費者。最初是mainframe電腦,雄霸市場的是IBM,後來的PC,最大贏家為Intel和微軟。手機年代受惠者較多,硬件方面大贏家是蘋果,加上三星、華為、Oppo/Vivo等,軟件則是FAM/NG和BAT和頭條等。未來重心可能再轉回到企業和國家,IoT的服務對象也不只是人類,更重要的可能是如何利用AI和量子計算等技術,提升工業生產力效率,改善環保和國家安全等目的。最大贏家可能仍未出現。

4)5G年似乎將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年代。隨著手機的飽和,加上IoT的誕生,未來可能較少大賣數億件的killer app產品,新常態將是很多只賣數萬至數百萬件的智能物,可能是穿戴式的東西,或是某功能的工業感應器,或者監察某身體狀況的探測器等等。情況有點像音樂,在Spotify年代,音樂變得更個人化,任何歌手,即使最流行的Ed Sheeran或Taylor Swift,唱片銷量都不可能超越從前的Michael Jackson和Madonna。

FPGA和EDA成硬件最大受惠者
硬件上,這趨勢的其中兩類最大受惠者就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和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兩種都是IC設計技術相關的,有競爭也有互補之處。FPGA是老技術,我唸工程的年代已有,最大優勢是靈活性,以軟件來改變電子線路,最適合prototyping(模擬試用)。對比ASIC,速度未必最快,但設計成本低,最適合小量生產,數千至數十萬件。

現時很多5G基站的mMIMO天線,數據中心的特別數據處理,以至AI machine vision等新應用,標準未定,數量較少,都非常適合FPGA技術。主要供應商有兩家,其中一間Altera,已被Intel收購,但又未被好好利用,所以逐漸輸給獨立的Xilinx(FIVG ETF內第二權重股)。有人誇張地形容它為Nvidia 2.0,確有段時間股價表現強勁,尤其中國買家因擔憂禁運而囤積了大量存貨。暫時沒有,業績公布後,反有回落。

ASIC路線,前期masks設計的成本高達1000萬至3000萬美元,所以銷量必須上數十萬片才值得考慮。但現在既然手機為中心點的壟斷已打破,愈來愈多中外企業都開始設計自己的晶片,例如Google、facebook、Tesla、華為、小米(1810),甚至格力電器都在做。他們全都要用EDA軟件,主要供應商只有兩家,Cadence和Synopsys,且技術上缺一不可,股價仍不斷創新高。他們現在的生意模式主要為聰明的SaaS,客戶數有增無減,長收長有。

(中環資產持有蘋果、台積電、三星、AMD、Netflix、Visa、PayPal、Salesforce、ServiceNow、Tesla、Ericsson、微軟、facebook、亞馬遜、Google、騰訊、Intel、Xilinx、Nvidia、Cadence、Reliance及中國鐵塔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談伸鏹 宗環伸談]
【專訊】很久沒有寫有關科技的文章了,不少讀者希望我分析5G的最新發展。好的,現在正是不錯的時機,就讓我探討一下。

先從一場官司說起吧。在過去幾年,蘋果和高通一直在全球各地打官司,早前中國更曾判決高通勝訴,禁售多款iPhone。數周前,他們又再準備在加州進行法律訴訟。本來以為又是一場惡鬥,主要是蘋果不願再付他們認為不合理的高昂專利費,甚至要求賠償。意外地,突然發生戲劇性變化,雙方達成庭外和解,細節不清楚,但結論是高通大獲全勝,蘋果反而答應賠償給高通,更重要的是蘋果將繼續採用高通的通訊晶片,包括下一代的5G產品。

這一次歷史大和解,可謂一石激起千重浪。首先Intel即日宣布全面退出5G手機晶片業務,承認毫無信心能在手機端5G賺到錢!現在唯有希望有人願意收購,本來最大機會是蘋果,但沒有談攏,可能因為他們知道急的是Intel,慢慢壓價再談。Intel近年做得非常差,管理層迷失方向,錯過了整個手機年代,不停收購Mobileye和Altera等企業,但業務磨合又做得很差。上一任CEO更因婚外情醜聞而辭職。技術上都從過去的長期領導地位,變為現在大幅落後於台積電甚至三星。台積電已在量產7nm晶片,但Intel竟然連10nm都仍未能做到(我知道每家的node標準有點不同)。

過去兩年,Intel股價已反彈不少,但最近出完業績後,又急跌近20%。隨著雲端數據中心的冒起,對伺服器的高端CPU需求也有大幅增長,成為了Intel業務的唯一亮點。但最近兩年,千年老二AMD,在Lisa Su的英明領導下急起直追,已開始成功打入伺服器CPU市場(GPU也有不俗表現),技術上更已準備超前(台積電代工)。

這次和解甚至對華為都有影響。早前,華為創辦人任正飛說華為有可能將供應5G晶片(當然也是台積電代工)給蘋果,馬上帶來一片哄動。我一直懷疑這件事的可能性。首先理論上任先生只是一位退休主席,怎可代表華為說話(果然後來華為否認了),其次,在此敏感期,蘋果真有可能用華為晶片?如用了,能否在美國賣iPhone都成問題。結果,蘋果也否認了。

蘋果高通和解 鼓舞歐美5G前景
不少外國評論家,亦因這次和解而對歐美5G前景變得鼓舞。本來很多人,尤其中國人,已認定中國將在5G競賽中勝出,在多個國際標準設定委員會中人多勢眾,搶了話語權,華為和中興(0763)亦擁有大量專利權,中移動(0941)和聯通(0762)在試用和網路建設上也遙遙領先。誰是真正領先者,眾說紛紜,每方都有不同說法,早前特朗普也特意宣布5G的重要性,誓要支持AT&T和Verizon等民企在此硬仗中贏出。亦有人指出,韓國地方較小,應能推出第一個覆蓋全國的5G網絡。

事實是高通手上仍擁有最大量的通訊科技專利權,包括5G。但過去幾年,因為跟蘋果的訴訟而浪費不少資源,亦影響業務發展。管理層亦曾遭積極投資者Jana Partners攻擊,CEO Tom Horton又曾與創辦人Jacobs家族發生爭拗,可謂困難重重,股價落後大市多年。但隨著這次和解,這些憂慮都一掃而空,股價跳升超過50%,直逼2000年近90美元歷史高位。

對蘋果而言,這次和解沒那麼重要,但總算解決了一件事。蘋果從來都不是技術領先者,更善長後發制人,所以是否第一個推出5G手機,根本不太重要。蘋果的主要策略,反而是減少對硬件的倚賴性,盡快轉型為一家軟件服務平台公司,在串流、支付和遊戲等領域,跟Netflix、Visa、 PayPal和Activision等競爭。近日蘋果股價表現亦強勁,證明投資者對此計劃有信心。能否成功,拭目以待。

中國人與美國人對5G的評價不盡相同。中國人一致認定5G就是全宇宙最重要的一件事,得5G就必得天下!有了5G,就能發展物聯網,就能搜集大量數據,就連AI都能勝出,機器人更是囊中物。美國人當然也知道5G的重要性,但再說一遍「The business of America is business」,他們最在意的是盈利,吹任何概念都可以,但最重要一點仍是能否賺到錢。這觀點或許有點短視,但也可說較實際。在美國投資者眼中,5G仍是一件技術仍在尋找應用的事情,傳統投資經驗來講,並非好事。

5G助雲端業務 亞馬遜微軟暫時最大贏家
今年,他們更在意的科技發展趨勢仍是雲端服務,當然未來更快速的5G網絡亦對雲端以至Edge端服務有幫助。 暫時最大贏家仍是亞馬遜和微軟,亦看好各種SASS和軟件生產力工具工公司,例如Salesforce、ServiceNow、Smartsheet,以至剛上市的Zoom(華人創立)和快將上市的Slack等。相對來說,中國較缺少這類公司,金蝶(0268)和近日不少人推薦的微盟,勉強算是,但質和量跟美國的仍差很遠。

5G的好處大家都耳熟能詳,訊息傳遞速度快10至100倍,latency(反應時間)也將進步10倍,網絡可支持比現在多10倍以上的智能物。但最令人迷惘的問題是5G所需投資那麼大,但到底有沒有killer app呢?暫時能說出來的,主要只有VR實時遊戲,但不算killer app吧。本來很多人寄望無人駕駛,但實在仍有很多技術、法律和道德等障礙,時間表已大幅推遲最少3年以上。Musk又再吹明年將推出Robotaxi服務,但馬上遭人指罵無可能,目的只為企圖支撐Tesla股價,但作用也不大。

基站數量將增6倍 投資者看好中國鐵塔
創意這東西很難講,無法預測,很多4G年代的killer app,例如Uber、Netflix和抖音等,之前難以預料(其實串流是明顯的,但不知鹿死誰手)。盡我能力,看到的有4個大趨勢:

1)最先受惠5G的當然就是網絡本身的基礎建設。對比4G所用的600MHz-6GHz頻率,5G利用更高的24-86GHz。高頻率的輻射能量更高,但有效傳送距離較短,所需蜂窩密度更高,基站數量將增6倍或以上(我個人對5G輻射對健康影響有點擔憂)。因此鐵塔的數量也隨之大增,亦是投資者看好中國鐵塔(0788)的最主要原因。如用EV/EBITDA在看,中國鐵塔確仍遠比美國的American Tower低很多,但大家要記往鐵塔是國企,任務未必只是服務股東,亦需服務社會,所以未必能賺盡所有壟斷性利潤。

在4G年代,網絡設備的市場規模只有手機5000億美元的10%。在5G年代,如基站數量要急增6倍,每個基站成本亦可能較高,亦即是未來網絡設備市場規模可能升至等同手機巿場的60%以上。專售PCB給網絡設備商的深南電路,正是一個受惠的好例子。

正因如此,加上手機市場已近飽和,三星才訂下大舉進軍網絡設備市場的計劃。現在三星市佔率只有3%,目標是增至20%,要與華為、Nokia和Ericsson爭一日之長短。我認為成功機會是有的,雖然近日華為在海外還擊,但始終不少國家有點顧忌,記得我提過印度的Reliance?用的正是三星。

2)5G網絡建設好後,短期內消費者應用仍未必有太多,但無疑第一個killer app必是各層面的監控,由國家安全,到治安和交通,到企業監控員工和客人,以至家居等等。中國的海康衛視、華為和國企CEIEC(中國電子進出口有限公司)等,當然領先全球,更已出口至多個國家,包括德國、厄瓜多爾、阿聯酋和肯雅等。

加上先進的AI臉孔等辨識技術,賊人愈來愈無所遁形。奉勸世人,除了不要犯法外(當然在數據爆炸年代下,極難避免),萬一真的犯了事,就千萬不要再貪圖享樂,觀賞甚麼張學友演唱會,或盡朋友之義,到機場送行!這些都是落網熱點。

手機未必是下一個科技年代中心點
3)下一個科技年代的中心點,未必仍是手機,也未必再是消費者。最初是mainframe電腦,雄霸市場的是IBM,後來的PC,最大贏家為Intel和微軟。手機年代受惠者較多,硬件方面大贏家是蘋果,加上三星、華為、Oppo/Vivo等,軟件則是FAM/NG和BAT和頭條等。未來重心可能再轉回到企業和國家,IoT的服務對象也不只是人類,更重要的可能是如何利用AI和量子計算等技術,提升工業生產力效率,改善環保和國家安全等目的。最大贏家可能仍未出現。

4)5G年似乎將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年代。隨著手機的飽和,加上IoT的誕生,未來可能較少大賣數億件的killer app產品,新常態將是很多只賣數萬至數百萬件的智能物,可能是穿戴式的東西,或是某功能的工業感應器,或者監察某身體狀況的探測器等等。情況有點像音樂,在Spotify年代,音樂變得更個人化,任何歌手,即使最流行的Ed Sheeran或Taylor Swift,唱片銷量都不可能超越從前的Michael Jackson和Madonna。

FPGA和EDA成硬件最大受惠者
硬件上,這趨勢的其中兩類最大受惠者就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和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兩種都是IC設計技術相關的,有競爭也有互補之處。FPGA是老技術,我唸工程的年代已有,最大優勢是靈活性,以軟件來改變電子線路,最適合prototyping(模擬試用)。對比ASIC,速度未必最快,但設計成本低,最適合小量生產,數千至數十萬件。

現時很多5G基站的mMIMO天線,數據中心的特別數據處理,以至AI machine vision等新應用,標準未定,數量較少,都非常適合FPGA技術。主要供應商有兩家,其中一間Altera,已被Intel收購,但又未被好好利用,所以逐漸輸給獨立的Xilinx(FIVG ETF內第二權重股)。有人誇張地形容它為Nvidia 2.0,確有段時間股價表現強勁,尤其中國買家因擔憂禁運而囤積了大量存貨。暫時沒有,業績公布後,反有回落。

ASIC路線,前期masks設計的成本高達1000萬至3000萬美元,所以銷量必須上數十萬片才值得考慮。但現在既然手機為中心點的壟斷已打破,愈來愈多中外企業都開始設計自己的晶片,例如Google、facebook、Tesla、華為、小米(1810),甚至格力電器都在做。他們全都要用EDA軟件,主要供應商只有兩家,Cadence和Synopsys,且技術上缺一不可,股價仍不斷創新高。他們現在的生意模式主要為聰明的SaaS,客戶數有增無減,長收長有。

(中環資產持有蘋果、台積電、三星、AMD、Netflix、Visa、PayPal、Salesforce、ServiceNow、Tesla、Ericsson、微軟、facebook、亞馬遜、Google、騰訊、Intel、Xilinx、Nvidia、Cadence、Reliance及中國鐵塔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談伸鏹 宗環伸談]
宗環伸談 - 談伸鏹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