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顯專欄】和氏璧的來歷
【周顯專欄】和氏璧的來歷
網上圖
食色中環|周顯
著名細價股炒
和氏璧的故事,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而廣為人知,據說,後來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也是以此打造出來。
有關和氏璧的來歷,出自《韓非子‧和氏》﹕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
,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
漢朝劉向《新序‧雜說》的說法差不多,由於這是後出的作品,可信度不如《韓非子》,不多贅。
小時候看到這故事時,一直覺得很奇怪,楚王只要劈開玉璞,就知究竟是真是假,為甚麼要去斬他的腳呢?我更加不明白,為甚麼這麼簡單的疑點,千古以來,竟然沒有人看出來。
那天我開車時,居然想到了答案。是的,我開車時,常常胡思亂想,而我想的問題,大多都是沒有甚麼人關心的無聊事。
大家有沒有看過,或者買過玉石?那看起來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劈開,方知裏面是否真有玉在內。但就是最精明的專家,也無法肯定裏面究竟是真玉,還是石頭。如果是真玉,也無法肯定其價值。
奇怪的是,玉石商人買賣的,往往是未經劈開的原石頭,而不是劈開了、知道結果的。於是,買下的客人,便要冒險了。
張五常曾經研究過玉石市場,他說在經濟學上很複雜,但卻並沒有給出答案。
我的想法是,我當然認為自己的想法沒錯,就是由於玉石太過貴重,一旦劈開而內裏無玉,商人的損失慘重,所以他們寧願少賺一點,讓買家來冒這風險。買家雖然冒了風險,但其買價應該包含了風險溢價,數學上,以及長遠來說,是有賺的。另一方面,玉器市場的老闆們是做買賣、賺差價,不必要也不想買這風險,皆因長做長有。
所以,我認為這故事的真實答案是﹕楚王一旦劈開了玉璞,就算裏面沒有玉,只是石頭,也要付錢,因此他才要找專家去相玉。我不明白,楚王用甚麼理由來斬掉和氏的腳,皆因有人獻玉璞,以他的身分,不可能不知道單看玉璞的外表,就是專家,也無法絕對分辨出其真假。再說,你不劈開玉璞,以作證據,就去斬腳,這未免太輕率了吧?
我的估計是,和氏的開價太高,楚王在考慮之時,和氏誇口說﹕「你找專家來看,如果他說這是假的,可以把我的腳砍下來!」
於是,專家來了,發表了「專業」意見。可能是同行如敵國的關係,當然指是假玉。既然是假玉,楚王不可能劈開玉璞,因為一旦劈開,便要付錢,因此便要劈下和氏的腳。
本文的另外重點是﹕
晉朝的庾仲雍《荊州記》說:「西北三十里有清溪,溪北即荊山,首曰景山,即卞和抱璞之處。」
五代杜光庭《錄異記》說:「歲月之精墜於荊山,化而為玉,卞和得之獻其玉,後入趙、獻秦、始皇統一天下琢為受命璽。」
宋朝時的《太平寰宇記》說:「卞和得璞開荊山,即此;頂上有池,並有石室,相傳雲是卞和宅。」
《湖北通志》說:「案《韓非子》雲,卞和得玉楚荊山,其地在今南漳縣,蓋《禹貢》之南條荊山也。」
這些記載有兩個要點﹕
第一,《韓非子》只說他是「和氏」,是這些後來的書說他是「卞和」。通常的解釋是,「卞」是姓,「和」不是名,而是氏。至於甚麼是「姓」,甚麼是「氏」,「姓」和「氏」究竟有甚麼區別,為免扯得太遠,這裏先不說。
第二,荊山,甚至是湖北省,可沒說過盛產玉石呀?一對黑人夫婦生不出白人子女,不產石油的土地不會無端端生出石油來,一塊曠世名玉怎會出自不產玉的湖北省呢?
查「卞」姓的起源,一共有好幾支,一支是黃帝後人吾融的後人,封國在「卞」地,即是今日的山東省泗水卞橋鎮,因地為氏。一支是出自夏朝的賢人卞隨。一支是周文王的孫兒叔田,也是被封在卞,故名「卞叔田」。一支是在周朝負責禮儀的官員叫「弁師」,「弁」的另一寫法是「卞」,其後人以官職為名。
還有幾支出處,但這些出處都是在和氏之後的,因此也不用提了。
在和氏的那個時代,從來沒有連姓帶名起叫的,因此,甚麼「蘇妲己」、「嬴政」之類的說法,完全是胡說八道。我寫過專文去講「妲己」這名字的典故,秦始皇即位前是「公子政」,不會有「嬴政」這說法。
再說,叫「嬴政」也算了,秦國是嬴姓趙氏,你總不能叫他「嬴趙」吧?「卞和」的文法就是這樣的離譜。對此,我的想法是﹕
第一,以上這些後出的書全錯了。
第二,這位「和氏」後來封了在「卞」這地方,問題在於,這地方並非屬於楚國的領土。
第三,以上這些後出的書只是錯了文法,事實卻沒有錯,和氏真的是「卞」姓「和」氏。
為甚麼我會這樣詳細的去研究「和氏」的來歷呢?因為按照慣常用法,「和氏」很可能是來自「和」這個地方的人,而中國自古以來最有名的出產玉石地區,就是在今日新疆省的和田。如果和氏是來自和田,或者是他雖然在楚國居住,而且居住了不止一代,但仍有和田老家的聯繫,專門以買賣玉石為生,這故事就說通了。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責編:Loki
食色中環 - 周顯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orangenews.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