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0年8月10日 星期一

即日官掂 - 你遜喂 2020年8月10日

即日官掂 - 你遜喂 2020年8月10日


你遜喂:資金流向反映散戶贏機構投資者
你遜喂:資金流向反映散戶贏機構投資者
【專訊】根據柏克萊研究,互惠基金和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持有美國股票數量等於34%市值,而非互惠基金及ETF的機構投資者持有25%市值,直接散戶持有28%。市場經常討論的對沖基金其實只是持有股票4%市值。



直接散戶不需要申報13F(美國證監要求管理資產超過1億美元的投資者於每一季需就持有股份作出申報)。直接散戶,是不透過互惠基金或者ETF及其他13F機構投資股市的投資者。個人投資者通常可以透過互惠基金、ETF入市,富有的個人投資者更可以透過對沖基金投資股市。但非直接散戶投資者則不是通過中間人,而且是直接買入及持有股票。 

散戶首季主要持有通訊等大價股
在過去5年,互惠基金及ETF投資者持續贖回,流出金額超過5000億美元。但是非互惠基金及ETF的流出量卻是4倍以上,這些沽盤的重要部分由企業回購承接。直接散戶投資者在近年也加入買家行列。一個有趣的現象是13F機構投資者通常在跌市時候沽出股票,直接散戶反而在這個時候買入,這個情況在今次新冠肺炎傳染病沽售時間也再次出現。直接散戶投資者在今年第一季時主要持有通訊、可選擇消費和耐用消費品,他們的股票多數是大價格。 

需要申報13F的機構投資者持有70%美國股票市值,互惠基金及ETF只是13F機構投資者的大概一半(47%)。根據最近的資料,互惠基金及ETF持有美國35%市值的股票,歐洲股市及新興市場股市的比例更低,只是17%和29%。13F是每一季才有的資料,互惠基金及ETF會在每個星期(部分)及每個月公布流向。 

在2006年前5年,13F機構投資者的持股數量急速上升、由50%增加至70%,之後大概環繞70%至75%。13F投資者分為投資顧問、對沖基金、退休基金、保險公司、銀行及信託、證券行以及其他。2020年第一季時候13F申報的股票總價值等於19.1萬億美元、直接散戶投資者持有其餘的7.4萬億美元。投資顧問是13F的最大部分,持有15.7萬億美元,對沖基金只有1萬億美元。退休基金持有0.8萬億美元。保險公司3000億美元,銀行及信託5000億美元,證券行6000億美元。互惠基金及ETF持有9.1萬億美元,等於美國股市34%。其中被動型基金的普及性受歡迎程度日漸增加,管理資金數目已經和活躍型基金接近,分別達到4.5萬億美元。 

對沖基金跌市沽貨 散戶反買入
在2004至2007年時間,散戶投資者將資金轉入機構投資者,金額超過1萬億美元。2008至2015年間期間,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投資者都出現贖回股票的情況。但在2015年之後,機構投資者繼續出現淨贖回,但是散戶投資反而開始回流股市。機構投資者的股市沽盤在2004至2002年期間有一個大買家,就是企業回購,金額達到5萬億美元。投資顧問佔機構投資者超過80%,由2004至2020年第一季,他們的沽出3萬億美元股票。其中活躍型投資顧問有顯著贖回,但是被動型投資顧問則吸入1萬億美元。除了金融海嘯期間,對沖基金一直錄得資金流入,但是自從2016年之後,對沖基金卻有4000億美元流出。 

我們每個星期都會在傳媒看到(我在投資網上專欄也會提及)EPFR的統計數字,但根據上述分析,大家可以知道他們並不代表所有的資金流向。所謂資金流向的分析其實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數字來源及涵蓋面都有很大的學問,因此不可以單看到一兩個流向數字便以為這能夠代表整體市場。而且更重要的是被視為愚蠢資金的散戶往往在跌市時間買入,所謂醒目資金的對沖基金反而在跌市時候沽出。今年第一季,散戶投資者是淨買家,金額達到650億美元;如果調整計算回購的企業回購的影響,散戶買入量更加達到1200億美元。事實說明,散戶未必是愚蠢的投資者,機構投資者也不一定是精明的投資者。

shunwailee@hotmail.com
[你遜喂 牛熊共舞]

你遜喂:資金流向反映散戶贏機構投資者
【專訊】根據柏克萊研究,互惠基金和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持有美國股票數量等於34%市值,而非互惠基金及ETF的機構投資者持有25%市值,直接散戶持有28%。市場經常討論的對沖基金其實只是持有股票4%市值。

直接散戶不需要申報13F(美國證監要求管理資產超過1億美元的投資者於每一季需就持有股份作出申報)。直接散戶,是不透過互惠基金或者ETF及其他13F機構投資股市的投資者。個人投資者通常可以透過互惠基金、ETF入市,富有的個人投資者更可以透過對沖基金投資股市。但非直接散戶投資者則不是通過中間人,而且是直接買入及持有股票。 

散戶首季主要持有通訊等大價股
在過去5年,互惠基金及ETF投資者持續贖回,流出金額超過5000億美元。但是非互惠基金及ETF的流出量卻是4倍以上,這些沽盤的重要部分由企業回購承接。直接散戶投資者在近年也加入買家行列。一個有趣的現象是13F機構投資者通常在跌市時候沽出股票,直接散戶反而在這個時候買入,這個情況在今次新冠肺炎傳染病沽售時間也再次出現。直接散戶投資者在今年第一季時主要持有通訊、可選擇消費和耐用消費品,他們的股票多數是大價格。 

需要申報13F的機構投資者持有70%美國股票市值,互惠基金及ETF只是13F機構投資者的大概一半(47%)。根據最近的資料,互惠基金及ETF持有美國35%市值的股票,歐洲股市及新興市場股市的比例更低,只是17%和29%。13F是每一季才有的資料,互惠基金及ETF會在每個星期(部分)及每個月公布流向。 

在2006年前5年,13F機構投資者的持股數量急速上升、由50%增加至70%,之後大概環繞70%至75%。13F投資者分為投資顧問、對沖基金、退休基金、保險公司、銀行及信託、證券行以及其他。2020年第一季時候13F申報的股票總價值等於19.1萬億美元、直接散戶投資者持有其餘的7.4萬億美元。投資顧問是13F的最大部分,持有15.7萬億美元,對沖基金只有1萬億美元。退休基金持有0.8萬億美元。保險公司3000億美元,銀行及信託5000億美元,證券行6000億美元。互惠基金及ETF持有9.1萬億美元,等於美國股市34%。其中被動型基金的普及性受歡迎程度日漸增加,管理資金數目已經和活躍型基金接近,分別達到4.5萬億美元。 

對沖基金跌市沽貨 散戶反買入
在2004至2007年時間,散戶投資者將資金轉入機構投資者,金額超過1萬億美元。2008至2015年間期間,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投資者都出現贖回股票的情況。但在2015年之後,機構投資者繼續出現淨贖回,但是散戶投資反而開始回流股市。機構投資者的股市沽盤在2004至2002年期間有一個大買家,就是企業回購,金額達到5萬億美元。投資顧問佔機構投資者超過80%,由2004至2020年第一季,他們的沽出3萬億美元股票。其中活躍型投資顧問有顯著贖回,但是被動型投資顧問則吸入1萬億美元。除了金融海嘯期間,對沖基金一直錄得資金流入,但是自從2016年之後,對沖基金卻有4000億美元流出。 

我們每個星期都會在傳媒看到(我在投資網上專欄也會提及)EPFR的統計數字,但根據上述分析,大家可以知道他們並不代表所有的資金流向。所謂資金流向的分析其實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數字來源及涵蓋面都有很大的學問,因此不可以單看到一兩個流向數字便以為這能夠代表整體市場。而且更重要的是被視為愚蠢資金的散戶往往在跌市時間買入,所謂醒目資金的對沖基金反而在跌市時候沽出。今年第一季,散戶投資者是淨買家,金額達到650億美元;如果調整計算回購的企業回購的影響,散戶買入量更加達到1200億美元。事實說明,散戶未必是愚蠢的投資者,機構投資者也不一定是精明的投資者。

shunwailee@hotmail.com
[你遜喂 牛熊共舞]


即日官掂 - 你遜喂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