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0年8月3日 星期一

金融High Tea - 陸羽仁 2020年8月3日

金融High Tea - 陸羽仁 2020年8月3日


金融High Tea——從四條主線看股市
港股恒指上周五跌115點,收報24595點。恒指在七月上過高位26550點,之後回吐近2000點,跌到現時這個水位,或許還會回深一些,但已接近吸引水平。

  港股雖然不算很差,但很多大股已見一年低位,例如滙控(005)上周五再跌2%,

收報34.95元,正在52周低位34.1元掙紮,看來還有機會反覆向下。滙控行政總裁祈耀年最近敦促屬下200名高層主管加快改革步伐,提高集團回報。滙控已變成一隻跛腳鴨,而且兩面不是人,中國說她設局出賣華為財務總監孟晚舟,英美則說她支持《港區國安法》。滙控還有龐大的英美業務,等於被脅持人質,先不說息差收窄,令到經營艱難,加上中美衝突,已令滙控變成無主孤魂,更加難搞。

內銀難搞 讓利未完
  國際大銀行股運滯,內銀股表現都差勁。例如工商銀行(1398)上周五再跌1.5%,收報4.58元,已跌穿52周低位,同樣有繼續尋底的趨勢。早前阿爺有政策要巨型銀行讓利時,我已經提醒大家要避開內銀股,它們現時仍在試底。內地三桶油早前已經穿了底,即使油價反彈還是腳軟軟,現時輪到內銀股試底。

  在跌市的時候,通常會有大股東或管理層增持,內地最近就有一大批金融股大股東出手增持,包括招行(3968)、浦發銀行和成都銀行等都在回購股份,但仍未擺脫困境。A股內銀股市帳率跌到0.7倍,已處於歷史低位。

  我們見到一些升得高的股份大股東減持,或者見到跌得很低的內銀股大股東增持,大股東這些增持或減持行徑,不能作為散戶買賣指標,起碼短線是如此。以減持為例,市況不好時大股東減持量大,會被視為無信心,令股價崩潰,所以他們通常只會在市況很好時才減持,因此大股東減持不等於股價即將下跌,只是代表市道好而已。

  同樣道理,大股東增持,表面上是看好公司前景信號,或顯示公司估值很便宜。以工行為例,現價息率6.4厘,已跌到很低嗎?也不是,你看中石化(386)股價大跌,息率升到10.4厘,為甚麼內銀股不可以再跌低一些呢?很多時股份跌開有條路,低處未算低。要明白股市走向,要從大環境去考量,不能只看大股東行動。我覺得現時看股市有四條主線,要就循著這些主線去想,才會有些感覺。

疫情難停 靠佢死得
  第一,疫情。新冠疫情由今年1月爆發到現在,已經超過半年。中國控疫差不多是全球最好的,第二季GDP出現3.2%增長,美國雖然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卻在控疫方面做得非常差,第二季經濟大幅萎縮33%。在疫情爆發初期,大家估計這場新冠疫情雖然嚴重,但很快會過去。不過世衛總幹事譚德塞卻有一個很嚇人的看法,他說新冠疫情這場百年一遇的公共衛生危機,影響將持續幾十年,即使很多國家已在加速研發疫苗,但全人類仍需要學習與病毒共存,使用原有的工具對抗疫情。「影響持續數十年」的講法真的很誇張,不過我與權威公共衛生專家談過,他說疫情至少會持續一年,要除口罩到海外旅行,起碼要等到明年七月。

  現時疫情已經全球擴散無法遏止,大家唯有寄望疫苗出現。中國英國美國各有一隻疫苗,已進入第三階段的臨牀測試;俄羅斯有一隻疫苗在第二階段測試,已經說會在9月推出上市。在正常情況,一隻疫苗成功研發,需要三年以上時間,單是第三期的臨牀測試也要年幾兩年,現時監管機構開快車,可能未完全完成第三期測試,已經容許推出。但公共衛生專家認為,疫苗在剛推出時,不知道會有甚麼副作用。他說寧願戴口罩,也不注射新出的疫苗。即使中國或美國的疫苗,可以快到在今年底至明年初推出,可能會先讓最急需的人群注射,例如爆發地區的醫護人員,而不是全民注射。即是說,疫情不會很快完全受控,我們也不要期望生活很快會完全恢復原狀,所以疫情股仍然死得,航空、旅遊股有排都不會真正轉勢回升。

牛市持續 利證券股

  第二,大放水持續。美國經濟差勁,加上大選在即,未來聯儲局仍會大幅放水,令全球資金供應極之寬鬆。美國經濟差兼大量印鈔,是美元持續下跌的主要原因。中美關係緊張,已令人民幣升幅相對溫和,美元兌歐羅和日圓跌幅很大。放水是支撐股市的主要原因,由於科技股市是最難量度價值的股份,所以在大放水時,表現會最好。雖然很多科技股股價,已經升得過份,但中短線而言,過份的事情仍會繼續過份。

  相對美國,中國放水狀況沒有那麼恐怖。中國6月M2貨幣供應按年增長11.1%,在一月疫情爆發前,中國M2增長8.4%,即疫情爆發令中國M2增加2.7個百分點,數字雖然不細,但未算是天量放水。考慮到中國還有2.5%的通脹,放水程度仍在合理水平。適量放水會令中國牛市持續,內地證券股受惠。

  第三,中美衝突加深。在11月美國大選前,中美嚴重衝突機會不低。如果出現過激衝突,例如在南海出現戰事的話,將會令到中港美股市大跌,就算只發生冷戰式的衝突,也會產生各式各樣影響。例如美國胡亂對在美國上市的中企開刀,嚇到大量中概股撤銷美國上市回流香港,令大量資金流入香港,港元兌美元經常維持在強方保證,金管局也要不停入市幹預。

  上周五美國總統特朗普說,基於國家安全考慮,會禁止抖音國際版TikTok由中國人擁有,微軟正在商討收購Tik Tok。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竟然以莫須有的理由,逼令私人企業出售資產,這真令人大開眼界。TikTok原本計劃到美國上市,現在幾可肯定會放棄美國上市計劃,很大可能會轉到香港上市。中美交鋒雖然會對港股造成壓力,但另一方面又會令大量中國企業到香港上市,有助香港金融市場發展。

內需循環 睇住嚟買
  第四,中國正在製造內需大循環。上周四中央政治局開會,敲定10月召開五中全會。外界關注中國疫情穩定,經濟恢復進度理想,會否扭轉「穩增長」主調,開始閂水喉。但政治局並未轉調,認為當前經濟形勢複雜嚴峻、不確定性不穩定性較大,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角度加以認識。

  中國其實要打兩方面持久戰,一個是疫情持久戰,另一個是中美關係惡化的持久戰。中央的中短期措施是要維持放水,令經濟有良好復甦;中長期的措施,是要加快形成以內地大循環為主體的經濟格局。即是經濟不再像以往那麼依賴出口,要加強促進內需市場,即是轉為更依賴內地市場去推動經濟。這裏有兩方面意思,一方面是加大內需,另一方面是加快高增值產業的發展。

  過去全世界是一體化市場,中國食盡這個一體化市場好處,成為世界最大工廠、世界最大出口國。美國現時蓄意走上反全球化道路,雖然歐洲並未跟隨,但全球貿易一定會受到影響。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現時要加大內需去填充出口將會下降的缺口。從這個角度看,高科技股和一眾內需股都是受惠者。至於推動內需的資金來源,一方面阿爺無可避免要增加印鈔,另一方面要向那些肥到流油的內銀開刀,要她們讓利,不要賺那麼多錢,支援微小企業去推動經濟。

消費科技 輪住嚟炒
  由此推論,預計內銀股弱勢會持續,內房作為最大的內需,雖然阿爺也不想樓價上升,但也不可以看淡。因為如果樓價急跌,拉動一大片行業下滑,內需市場很難提振。各種類型的消費類股份,都是繼續受到鼓勵的對象。

  另外科技相關產業也受支持,以中芯國際(981)為例,相對於台積電這個全球一哥,其競爭能力不是很強,但在阿爺全力支持下,總會有自己的出路。中芯國際最近在內地A股上市,投資者見好消息出貨,資金回內地炒,股價從高位44.8元急插,上周五反彈5.8%,至29.85元,仍處於一個反覆尋底格局。整體來說,中芯大前景不至於太差,因為有政策支持。

  綜合上述四條主線,我們應該對股市前景有一個較清晰的脈絡。由於疫情持續、放水持續,所以股市的牛市格局基本持續。如果疫情急速好轉,央行放水停止,反而是要走避的時候,不過可以等到聯儲局的貨幣政策轉向時,才離場也未遲。中美關係緊張是構成短線擦槍走火的風險,更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大力發展內循環的走向,買股如果不沿這個思路去想,可能買入的股份會衰完再衰。反之內地消費股科技股,仍然輪住嚟炒。

陸羽仁
金融High Tea - 陸羽仁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