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融圓通——YouTube將被取代?
現時社交網絡平台眾多,是假新聞醞釀和流傳溫牀。網絡審查已經成為網絡生態發展下難以避免的一環,但透明度低和捉摸不定的審查準則經常為人詬病。
YouTube在今年初發生「黃標」事件,談論新冠肺炎的影片,都被標示為「爭議性話題和敏感事件」,以
避免散播疫情恐慌。被黃標的影片雖然仍可被點擊,但不能獲取廣告收益。有性感裸露和涉及政治的影片,都極易被打上黃標。但問題在於有許多不涉及政治、暴力、血腥、情色性感等影片都被黃標,嚴重影響全職YouTuber收入。
AI誤判「黃標」惹非議
「黃標」事件顯示YouTube的AI篩選技術仍未成熟,容許系統「先斬後奏」,胡亂派黃標予無關的影片。YouTube竟然回應期望創作者合作,指即使被誤判黃標,可以申請人工查閱上訴「教育」AI,使之進步!YouTube的審查制度為內容創作者帶來許多不便,亦限制了創作自由。有人反對黃標與流量分成掛鈎,認為黃標僅可作為觀眾觀看的提醒,而不可與經濟掛鈎。AI背後的不透明標準,使靠收流量分紅維生的YouTuber無所適從。
與此同時,與YouTube類似的新影片平台Rumble崛起,不少美國用戶開始轉用。目前Rumble已成為蘋果App Store「照片和影片」分類中,排名第二的應用程式,或有機會能取代YouTube。Rumble除了不會篩選內容,最大特色是可以直接購買影片,更會提供創作者多個賺取收入的方式。Rumble創作者的具體收入,取決於創作者願意放棄多少擁有權。若創作者願意給予Rumble作獨家播放,有機會可獲1000美元;若影片能夠出現在Rumble首頁,創作者更可獲100美元獎金。有從YouTube轉移到Rumble平台的創作者指Rumble更容易賺錢,比YouTube言論空間更大。
不過YouTube創立15年,影片多不勝數,早就深入民心,要說Rumble全面取代YouTube似乎言之尚早。Rumble暫時較少亞洲影片,功能亦比YouTube少,例如沒有稍後觀看功能和找出熱門留言,從觀眾角度看,YouTube似乎取勝,Rumble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維護健康平台生態發展固然重要,但社交網絡亦須檢視其審查設計,會否與政治和商業過度掛鈎。內容創作者和觀眾也可藉此反思,思考社交平台的使用,是在促進資訊更好流通,還是背道而馳。
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透過以下電郵跟我們聯絡︰[email protected]。
陳民傑
圓融圓通 - 陳民傑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d.sthead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