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股
過去兩周,內地A股走出一個小倒V字,先漲後跌。上一期文章我說過,反彈高度取決於成交量,在這先漲後跌的8個交易日裡,A股的成交量始終未能放大,市場情緒偏於謹慎,這是反彈乏力,並在上周折頭向下最主要的原因。
更要命的是,量雖然小,但資金卻並未能形成合力,機構繼續偏安於「抱團股」,以白酒
和醫藥為首,包括消費、新能源等,先後輪番向上反彈。不過,我從了解的情況來看,公募層面對後市持謹慎觀點佔了多數,「逢高減倉」的心態較為普遍,所以,反彈數日之後,抱團股們也在上周開始轉頭向下,並直接拖累了各個指數。
與公募相比,遊資則劍走偏鋒,狂攻次新和低價小盤鋼鐵、電力股,其中尤以3月上市的順控發展最為典型,自從3月16日開板後,被遊資一路推高,連收15個漲停板,直至4月7日被「臨停」,短短15個交易日股價暴漲3倍多,成為不折不扣的妖股。
雖然遊資炒作火爆,但是,A股有句老話:弱市炒新,所以,面對妖股頻出的局面,實際上還是說明了多數投資者對後市偏謹慎的態度,也正是因為謹慎,大家才不願意去碰機構的重倉品種,怕被機構割了韭菜。
上周五最新公布的物價資料顯示,3月生產物價指數(PPI)同比大漲4.4%,遠超市場預期,消費物價指數(CPI)的表現雖沒有那麼矚目,但也由負轉正。由於當下市場對通脹有著不小的擔憂,超預期的資料加劇了市場的這分擔憂,也成為上周五市場大跌的導火線。
現在還不好判斷反彈是否已經結束,但反彈力度偏弱已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在操作也應該做好相應的對策,適當做好風險控制。
A股北望 - 宣震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