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1年4月28日 星期三

施永青 am730C觀點 - 施永青 2021年4月28日

施永青 am730C觀點 - 施永青 2021年4月28日


從大規模植樹 看中國對環保的決心
氣候暖化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人類在生活與生產的過程中會排出大量碳酸氣,當大氣層積累的碳酸氣過多的時候,就會形成溫室效應,令氣候暖化。如是,兩極與高山上的冰雪會因而融化,海面的水平線會提高,海岸線會後退,有些島國與沿海城市可能會被海水覆蓋。

此外,氣候暖化還會造成:(i)風暴的破壞力增強;(ii)山火容易失控;(iii)出現嚴重水災與旱災的機會增加;(iv)農作物容易失收;(v)個別物種可能會滅絕,生態因而失衡,令地球不再適宜人類生活。

為避免這種情況在地球上出現,人類必須滅少碳排放。中國作為國際的一分子,亦作出承諾,將在2030年做到「碳達峰」,在2060年做到「碳中和」。所謂「碳達峰」,就是指排碳量達到峰值,往後不會再增加。所謂「碳中和」,就是要做到零排放;即使已經排放出來的碳,也要把它吸收回去。

表面上看來,這個目標訂得不夠美國進取。拜登的目標是在2030年前將美國的排放削減至2005年的50%到52%,並在2050年前實現零排放。而中國則只能在2030年停止增加排放,以及要到2060年才可以零排放,比美國遲了10年。但中國的經濟比美國遲了近二百年才起步,所以尚處於高速發展階段,要削減排放,需付出的代價會大過已發展的國家。再者,中國是世界工廠,中國的產品不但要供中國人使用,還要供全世界的人使用。生產過程中所造成的汙染遠大過使用過程中的汙染,導致中國需要在減排方面作出比其他國家更高的承擔。

面對這些發展中所遇到的困難,中國並沒有畏縮。2007年,中共在全國代表大會上,首次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目標,把「可持續發展」立為「基本國策」。有人認為,這是中共「假」、「大」、「空」的言文特色,只是說說而已。然而,習近平辦實事的決心不可低估。他先是打貪,繼而攻脫貧,都交出一份可人的成績。近日更在綠色基建的進度上叫西方吃了一驚。

中國不但在風能與太陽能這兩項零排放的潔淨能源上取得了優勢,連植樹的速度上也超越了西方。西方最近才在衛星圖片上發現,中國的沙漠在退縮,濕地在擴大。這種趨勢只有以色列與少數北歐國家能做得到,令西方不得不重估中國在這方面的能力。

樹木在生長的時候,會從空氣中吸走大量的碳,是取得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中國整體陸地已有35%形成carbon sink,可吸納附近高排放地區的碳單位。

《京都氣候議定書》倡議,在碳排放上為地球造成負累的國家,要向有能力吸納碳排放的國家購買中和自己正排放所需的負值碳單位。中國的carbon sink,將來會變成money sink。中國有機會成為負排放碳單位的出口大國,以減少對出口實體商品的依賴。另一方面,美國把生產工作搶回美國之後,反而會增加美國在削減碳排放方面的壓力。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