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1年5月10日 星期一

一名經人 - 羅家聰 2021年5月10日

一名經人 - 羅家聰 2021年5月10日


一名經人|疫苗減感染 證據未明顯(羅家聰)



羅家聰:疫苗減感染 證據未明顯
疫苗,人人皆由小接種到大,時至今日,大概不會有太多人質疑疫苗的科學原理。不過,研發有效可靠的疫苗通常需時十年八載,今次由爆疫到有疫苗打僅十個八個月,結果未見成效先見副作用,難怪各地政府不斷威迫利誘人民去打,反

應亦離奇地低了。圖一所見,截至上星期三,全球僅3.75%人口完成接種疫苗,即約四個月內升不足4%。以此速度線性外射,明年底(即約廿四個月後)也未到四成人完成接種,遑論七成。



人命關天,疫苗若真有效,毋須聲嘶力竭地呼籲好處多過壞處,世人也會搶住打。但事實是,起碼在本港,由有疫苗打至今,打完後死的跟染疫後死的累計數字差不多。打完後死的政府當然全部否認有關,但染疫死的不少也有長期病患,卻全入染疫的數。雙重標準吧。區區不是醫學專家,無資格論其副作用,但仍有基礎質疑這會計準則。



縱不論風險(壞處)一邊,回報(好處)呢?打完有無效果,數據上是看得到的。據說完成接種疫苗後一至兩週便有效,圖二就將全球完成接種的人口比例跟十日(一、兩週之間)後的每日新增個案比較,可見由2月下旬至4月下旬間,兩者都先後上升。最近疫情似有見頂跡象但仍未回落,會否是疫苗見效呢?要再看一些日子才知。不過,過去一年已有三次疫情每隔約四個月見頂回落,但之後仍未持續向下,故曰要再看。

另一個直觀疫苗有無效的方法,是將全球大數拆開不同國家(地方),不跨時比,而是橫面比較各地接種率與感染率關係,至於所選定的日子為約三週前的完成接種率和上週的新增感染率(留兩週予疫苗生效),當中58個國家/地方有數據。然而圖三所見,這些代表國家/地方的散點並無呈反向或下斜關係,而簡單fit出的趨勢斜率也是正數。由此可見,即使直觀的橫面比較,也未見接種率愈高而新增感染率愈低的預期現象。



上述圖示法只能納入兩個變數,無論跨時或跨空比較,都只看到接種率和感染率,其他因素都忽略了。要納入其他影響,最正路是做迴歸分析,即以更多因素來解釋疫情(新增感染率),當中接種率為其中之一。若估算出的接種率系數為負(接種率愈高,新增感染率愈低)且統計顯著,則可說疫苗見效。由於數據有縱(時)橫(空)兩度向(panel data),簡單線性迴歸(simple OLS)不行,通常做法是當error components model處理,而估算方法一般是以fixed effects estimation進行。較麻煩的,是各地數據不全,故一餅(array)大數據裏頭會有很多「窿窿」,而常用手法是將這些數據zeroing out。這裏不是教書場合,只寫下估算的算式算了,有興趣者請自行找書細讀。方程如下。



原始數據應是一餅過y~X,由上至下順序每國/地逐組列出,每組有連續多日觀察。科學原則是分析結果能被任何人複製,故這裏用的數據可公開下載,只要依足跟住做,是會得本文相同結果的。程式編碼方面,則一如學界的自私慣例,恕不贈予任何外人,言下之意是你有本事就自己寫(其實都不難的)。至於數據,是免費的,網址如下:https://covid.ourworldindata.org/data/owid-covid-data.csv

這裏有219個國家/地方(留意要剔走區、洲),由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5日最多共491觀察日。上述三圖都是由這些數據繪製。由於數據餅有很多空白部分,可能一週或更長時間才有紀錄,加上打疫苗後的效果不是僅以幾多「日」般短時間計,故所有日度數據將平均化作週度,中間未有觀察的日子則續取前值。這樣,中間缺失的數據將大幅減少,而真正無數據的都是較遲開始有紀錄的變數。然而這樣做合理嗎?

查這數據檔,設日期的直行為第一直行,由第二至第四十直行的都是個案、死亡、住院、深切治療、測試、接種疫苗等之數字,這些數字在上升之際是不會突然歸零的,故將無數據日子假設為取前值,亦屬合理。在這近四十直行中,這裏用到的只有兩個:每百人已完成接種人數即接種率,和每百萬人日度新增感染即感染率。第十四行繁殖率(reproduction rate)這裏也棄用,愚見以為,這還不及新增感染來得直接反映疫情。

第四十二至最尾第五十六直行的就是接種疫苗以外的因素,包括人口密度、歲數、人均GDP、赤貧程度、心臟病死亡率、糖尿病比率、吸煙比率、洗手設施、病床數目、預期壽命和人類發展指數;這些都會盡量放入模型去作測試。不過,首先放進模型的,左邊(y)定是感染率,而右邊(x)的慣例是先放左邊的滯後項,因最能解釋自己的就是自己的過去──即今週的感染率當然最取決於上週、前週等的感染率。試數之下,發現上週、前週的滯後項統計顯著,但再加大前週就不行了。故先保留兩個y滯後項。

由於接種率是今次研究的焦點,故務必保留,是第二批納入的變數。再run之下,即見無論滯後一或兩週都不顯著,當中滯後一週會好些少。第三要納入的,是上段提及第四十二至五十六直行的一堆,測試後發現很難同時放多於一個變數,否則皆不顯著。另因這些變數在短時間內難有變動,故毋須加滯後項。在兩個y滯後項和接種率之上,再將這十幾項逐個加進測試,發現當中僅人口密度、赤貧程度和洗手設施統計顯著。



附表為三條迴歸分析的結果。若控制了赤貧程度,接種率升能使感染率顯著回落:接種率每高1%,將為百萬人口每日減0.49人感染;但在另外兩組迴歸卻無顯著效果。這三組結果是按先納入感染率滯後項,再加接種率,最後加其他因素這特定做法試出。由於沒試別的方法,不排除慢慢不斷再試會有另些統計顯著或不顯著的結果。總言之,以目前初步所得,效果可能有的,但未肯定。然而,這跟文初的直觀推測大致脗合。

有些學術文章會做很多條迴歸或每條納入很多變數。區區本著簡單就是美的原則,不作此舉。最後,serial correlation未有處理,但書已指這不影響估值的consistency。

羅家聰
mewe.com/join/lawkachung、facebook.com/kachung.law.988、lawkachung@gmail.com

-----------------------------
蘋果App大升級 更簡潔更就手!了解更多(立即下載體驗)

-----------------------------
點擊即睇《Bitcoin投資入門手冊》
一書盡覽新手必讀資訊
-----------------------------
【全球樓行】 Dream House零距離
屬於香港人的移民攻略
一名經人 - 羅家聰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