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High Tea——商品通脹來了
上周五港股變動不大,恒指收跌26點,報28610點,但失守100天線(28629)、20天線(28794)和10天線(28757)。科指表現更差,收市跌穿8000點,報7954點,下挫2.2%,全周累瀉4.3%,而且是連續兩周下跌。
「跨境理財通」細則於上周五出爐,中金指會有多家內銀受惠,中資銀行股紛紛造好,建行(939)升1.5%,收報6.25元;工行(1398)升1%,收報5.05元;中行(3988)升1%,收報3.14元;農行(1288)升0.3%,收報3.05元。里昂認為「理財通」推出,招行(3968)將會最受惠,招行升3%,收報66.3元。香港銀行股亦大漲,中銀香港(2388)升1.4%,收報29.15元;恒生(011)升1.3%,收報162.3元,齊創52周新高。
美團在風眼之中
傳統股受惠,但科技股就繼續捱沽。騰訊(700)險守600元大關,跌1.7%;阿里巴巴(9988)跌0.8%,收報219.8元;美團(3690)跌1.1%,收報282.8元;舜宇光學(2382)暴跌8.1%,收報170.2元,是表現最差的藍籌股;明源雲(909)挫7%,收報31.15元。
科技股本身已經弱勢,傳聞美團創辦人王興在網上留了一首題為《焚書坑》的詩,成為一時熱話。有人更以馬雲演講和王興寫詩作比較,認為這麼多意見,對股東沒有好處。美團股價今年上過460元高位,上周五收報282.8元,累計下挫38.7%,出現一個破底向下險情。美團近排在280元低位橫行,若跌穿這個水平,恐怕還有深度調整可能。在中央要加強對互聯網巨企監管前提下,內地相關企業,基本上只能夠配合,搞出這麼多小動作,其實是對股東不利,並不明智。
有朋友問我應否繼續持有科技股,我認為先要從宏觀角度去分析,現時由於美國正大量為人民接種疫苗,並明言會在7月4日重啟經濟,令到全球對美國經濟重啟所帶動經濟復甦和隨之而來的通脹,有不低預期。
商品進入大牛市
值得注意的是,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升,商品通脹趨勢相當明顯。以彭博商品指數(Bloomberg Commodity Index)為例,上周五再升0.9%,收報93.7349,過去12個月該指數持續上升,一年漲幅達51.2%,踏入2021年升勢轉急,可以說是商品的大牛市,部份原因是美元下跌,更重要的是復甦和美國放水令需求急升,商品首先受惠。
不過商品價格急升,不一定會全面傳遞到基礎的消費物價通脹上,在各個地區效應不同,在美國效應較大,在中國和香港效應較小。美國市場關注的通脹指標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經過季節性因素調整後,三月美國CPI按月增長0.6%,前值為增0.4%,這是去年七月以來最大增幅。三月CPI按年上漲2.6%,為2018年8月以來新高。美國三月CPI創下2012年以來最大漲幅,進一步證明隨著經濟復甦和需求走強,通脹壓力正在加大。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獨立經濟學家譚雅玲指出,美國通脹時代來臨已經明朗,這是政府有意設計,美國的通脹局面不僅有戰略設計,還具有能量發揮。美國通脹疊加房價和油價上漲趨勢,美元利率異變隨時可能出現,價格變動隱含政府主觀努力,是市場需要關注重點。政府一路大印銀紙,但利息向上,仍難阻美元匯價下跌。美元近期走勢是貶值,但未來會先貶後升,資金先流入再流出,對發展中國家有很大壓力。
另外,中國沒有出現強勁通脹,是與沒有推行大規模放水政策有關。雖然美國放水,會令產品需求大增,也大大刺激中國出口,不過中國產品產量不斷擴大,對價格起了壓抑作用。印度疫情急速惡化,亦影響產品供應,一定程度會推升產品價格。中國要應付的主要不是通脹,而是再來一波人民幣升值,影響下一階段產品出口競爭力。
債息向上壓制科技股
商品通脹來勢洶洶,美息雖然最近略為回軟,美國10年期國債息率回落至1.6厘以下水平,但我覺得美息還會再上高位。所以整個趨勢對科技股相當不利。
恒指從一年高位回落跌幅8.3%,但科指由高位回落27.3%。若按傳統分析,從高位回落超過20%已是熊市的話,香港科指已陷入熊市當中。所謂「寧買當頭起,莫買當頭跌」,不要見到科技股大跌就去撈貨。因為科技股雖然近期跌了很多,但與低位比較,其實還是上升不少。所以我覺得科技股反彈,反而是個減持機會。如果手上揸重科技股,見到科技股反彈,應該要趁機減倉。
在商品通脹時代,有幾類股份值得留意:第一,與大宗商品相關股份。那些金銀銅鐵相關股最近升了不少,例如江西銅業(358),我去年也提過這股票。江銅上周五跌1.2%,收報20.25元。江銅在今年2月上過高位23.7元,之後急速回吐到13.95元,然後急速反彈。商品通脹未完,相關商品股仍會繼續炒。當然識得炒也要識得走,商品升得多最後也會爆煲。
第二,工業股。商品通脹一定程度反映需求增長和工業復甦,所以工業股應該可以繼續看好;第三,金融股特別是銀行股,包括滙控(005)和恒生等。恒生有龐大資產,利息低對恒生極之不利,只要利息回升,恒生股價就跟住上。滙控雖然經營狀況麻麻,但利息向上,息差擴闊,未來股價還會反覆向好。我建議如果有現金存銀行的朋友,不如買相關銀行股票。買中銀香港、滙控或恒生都可以,買銀行股好過存錢在銀行。
我覺得這個周期的逆轉已經成勢,過去科技股一日升10、20%日子已經過去。不要迷信科技股下跌後,一定會反彈回升至原來水平。美國水浸,美國科技股可能還會好一些,香港狀況會更差。重倉科技股的朋友,小心科技股會進一步下插,把資金鎖死。
陸羽仁
金融High Tea - 陸羽仁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d.sthead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