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決議看經濟發展
2021/11/12 04:15:14 網誌分類: 經濟
12 Nov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剛剛落下帷幕,本次全會最大關注點是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港人在過去對國家及執政黨出台政策理解有一定局限性,覺
得這些只是「口號式」文件,但若回顧過去所頒佈的一些經濟、民生政策,其實早在各種文件及會議講話中已見端倪,因此筆者認為增加對這些決議文件的認識,百利而無一害。
歷史上三份歷史決議的通過時間點,對應國家發展的不同階段。第一份是一九四五年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於黨的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最終讓國家贏得戰爭的勝利「站起來」。第二份決議是一九八一年於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將發展重心全面轉向經濟建設,達成「富起來」的成果。在今年建黨百年的講話中,習近平宣佈中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表示中國有條件向下一階段目標「強起來」努力。既然社會整體已經達到富裕水平,下一步則應該如何增加經濟的韌性及抗風險能力,讓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
首先是要從「局部富裕」轉向「共同富裕」。中國的堅尼系數從二○○八年的高位零點四九一回落,但一直高於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規定的警戒線零點四,代表內地貧富分化現象嚴重,甚至高於歐洲的發達國家。國家加強平台經濟反壟斷(包括對阿里巴巴、滴滴、美團等罰款)、打擊房地產泡沫及徵收房產稅等,都是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的手段。
其次,經濟由「重量」向「重質」轉型。政府工作報告對GDP數字取消指標性要求,高速增長不再是經濟唯一目標,而多元化、有創意、有韌性的產業結構才是追求方向。北京交易所的成立、對中小微企業的優惠信貸,是為了支持富有創新性、經濟活力高的行業,擁有更廣闊的融資渠道,抵抗金融風險;另一方面,國家的限電限產舉措,亦是希望能淘汰落後產能,讓各行各業的抗風險能力增加。
最後就是從「世界工廠」轉向「內循環」。以出口為主導的外向型經濟是過去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但這種經濟模式在疫情、地緣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下,對外依賴度相對較高。中國近年開始推動的「內循環」,已經開始釋放巨大能量,建立以內需為導向的經濟模式。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恒聲集 - 李秀恒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blog.sthead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