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初:新股淡靜何時了 等待龍頭起飛時 鄧建初
1997年樓市爆煲前,一個新樓盤荃灣愉景新城開賣,備受熱捧,萬人空巷。大抽獎公布,出乎意料之外,初哥竟然中了一號籌。當時樓股皆創歷史新高,鑑於恐懼樓市大跌,揀樓前曾經想過放棄。然而,知道尾隨之價單比第一批揀樓的貴了約20%,心想樓價就算
跌30%,也可負擔,於是決定買入。
不久政府推出臨時政策,限制樓花期不得轉讓,樓價開始下跌,加上股市狂瀉,市面出現大幅減價二手樓。有媒體報道,該樓盤是市場罕有的鐵盤,沒有蝕讓成交,實則是與不能轉讓有關。初哥等到98年次季入夥時馬上沽出,損失15%,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了。
以上歷史與去年新股熱潮何其相似。恒生指數當時位處高位,新股市場熱火朝天,縱使大市開始下跌,新股認購及熱炒情況仍然持續。動輒數百倍甚至逾千倍超額認購者附拾皆是,包銷商舖天蓋地洗腦式宣傳,群體思想同一時空做同一動作,憧憬新股企業前景如何秀麗。尚未產生盈利、處於燒錢階段的生物科技及視頻股,熱捧程度較已產生盈利的優質股有過之而無不及。因中韱率奇低,分不到一杯羹的普羅股民,往往想在市場伺機買入。
包銷商利用「安全港」護盤措施,頂住掃上股價,散戶推波助瀾紛紛搶進,「鬥傻理論」發揮威力,將股價炒高逾倍,其後新股迅即跌破招股價,市場如夢初醒。認購熱烈程度退減,隨後的新股仍有幻想第二春的股民認購,但不少一掛牌便跌破上市價,逐漸乏人問津。更要命的是,在上市初期曾熱炒至天比高之新股,未有貨的股民,見急速回吐以為執到寶,立即撲入吸納,殊不知原來是崩圍式大瀉。
新股上市後,佔相當大部分都跌破招股價,原因是這些股票沒有標青業績做支持,甚至乎沒有盈利,而招股時往往估值偏高,定價昂貴,下跌後難以回升上招股價。
因為新股輸錢刻骨銘心,近期IPO熱潮已冷卻。上市公司降低估值,加上包銷傭金提高不少,做「綠鞋護盤」也值得,所以有些新股竟逆市而升,心水清之讀者可以心領神會。至於新股IPO熱潮何時才能重臨,初哥估計要等到大型龍頭新股上市時候,若然飛升,市況暢旺才可以了。
資深股評家 鄧建初
(縱橫香港金融圈近三十年,看透股壇光怪陸離,經歷多次「缸湖」浩劫,人稱「初哥」。)
專家點評 - 鄧建初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