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聲興:冀當局加快研究未盈利科企赴港IPO 鄧聲興
本周一(11日),筆者有幸參加證監會主席和副行政總裁等與金融業界代表交流會面,就多項問題交換意見進行深度交流,其中筆者最為關心的問題是如何能在最大程度上活化創業板。
香港創業板於1999年11月25日推出,主要目標是給有增長潛力的新
企業提供融資渠道,新興科技企業是香港創業板的重要組成部分。只可惜,香港創業板創立時為2000年互聯網泡沫前夕,此後逐步走向交投萎縮、缺乏市場深度和流通量的狀態,難以吸引企業上市。其後更被人利用作為企業上市、轉板、賣殼的圖利三部曲。雖聯交所多次提高了上市的門檻,但即便如此創業板交投還是依舊沉寂,被批評為香港版的「啤殼樂園」。
數據顯示,去年港交所的企業首次公開招股募資額近3,300億港元,全球排名第四。但是,在全球證券交易所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港交所要「更上一層樓」,需進一步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赴港上市。財政司司長曾於今年初指出,考慮到一些從事先進技術且具有一定規模的科技企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研發,但卻未有盈利和業績支持,證監會和港交所正檢視上市規則。若此次能迅速制定措施放寬未盈利高科技企業上市門檻,這些項目的IPO進程可能會提前2年左右,這無形間給創投機構募資帶來新的助力。
希望證監會等各部門能加快研究未盈利科技企業IPO,以及創投積極運作項目赴港上市,並在最大程度上活化創業板,解決股民難以套現的問題,包括考慮引入證券莊家(Market maker)等,以提高股票的流通量及流動性。積極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以及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 鄧聲興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及筆者未持有上述股份)
專家點評 - 鄧聲興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