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3年3月17日 星期五

品中資 - 羅國森 2023年3月17日

品中資 - 羅國森 2023年3月17日


《品中資-羅國森》滙豐做白武士對內銀的啟示

《品中資-羅國森》滙豐做白武士對內銀的啟示

  《品中資》過去幾日,投資市場最熱門的話題,自然離不開美國連續有3間銀行倒閉的消息

。到了本周三(15日),歐洲方面又傳出,瑞信(Credit Suisse)向瑞士央行

尋求支持,意味該行也出現流動

性的問題,而瑞士央行也同意向瑞信提供500億瑞士法郎的流

動資金,才令市場回復信心。
  昨晚(16日)又傳出美國的第一共和銀行財困,要由其他同業注入存款協助。一時間,全

球似乎正在醞釀另一次金融風暴。
  美國矽谷銀行倒閉(另外兩間倒閉的銀行分別是Silvergate Bank和

Signature Bank,這3間銀行的客戶都是科技公司或加密貨幣相關的公司)是繼

2008年金融海嘯,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倒閉後,美國最大的銀行倒閉事件。

  初步來說,市場人士都認為,今次事件跟雷曼的倒閉有點不同,殺傷力也不及雷曼,所以,

大家不用太悲觀。雖然事態可能擴散到歐洲,但同樣地,瑞信的情況也是一早曝光了,市場人士

和監管機構應該已有應變方案。
  不過,美國矽谷銀行倒閉後,總部設於英國的滙豐控股(00005)卻宣布,以1英鎊的

象徵式價錢收購英國矽谷銀行就引起熱議。有分析認為,滙豐今次的行動是National 

Service,即是為國家服務,以避免當地的中小型銀行出現流動性風險。

  所謂的一英鎊收購,當然不是「免費午餐」,滙豐要即時注資20億英鎊入英國矽谷銀行,

以維持該行的營運,當然也要承擔起該行約55億英鎊的債務。不過,去年英國矽谷銀行仍錄得

8800萬英鎊的稅前盈利,也有約14億英鎊的有形資產,以及67億英鎊的客戶存款,財務

上雖不算特別健全,但只要存戶不擠提,應該不會是啃「死貓」的。

 
*滙豐收購英國矽谷是機遇?*
 
  滙豐的官方口徑是,這次收購可為滙豐帶來新機遇,因為英國矽谷銀行的主要客戶也是科技

公司,這對滙豐應用新科技,以及擴大潛在客戶群方面是有得益的。

  我在這裏點出滙豐收購英國矽谷銀行一事,旨不在分析對滙豐的影響,而是想將大家的視野

轉至我專欄的主題:「品中資」。中資股之中,內銀股當然是一個重要板塊,但曾幾何時,內銀

股已經由最受追捧的板塊,變成乏人問津的板塊,當中的問題也值得我們思考呢!

  事實上,我也有一段長時間沒有品評內銀股,而我個人也沽清手上的內銀股,甚至可以說,

我已有一段長時間沒有沾手內銀股,連作為收息股組合一個部分也沒有。

  為甚麼呢?說實在,這也跟過去十多年,即金融海嘯後的變化有關。簡單來說,我對銀行的

經營模式有很大憂慮。銀行的核心業務是貸款,主要賺息差。但所謂的息差,是幾個巴仙的事。

如果銀行要賺大錢,所做的生意就要好大才可以。但金額愈大,風險也愈大。

  事關銀行的經營模式是先借錢出去,然後等客人還錢,萬一有任何一宗貸款出事,債仔無法

付息,甚至還本,銀行的損失可以很大。當然,今次美國矽谷銀行倒閉,不是因為債仔賴債,而

是美國大幅加息。
  由於矽谷銀行的主要客戶是科技初創,聯儲局大幅加息,不利科技股,令科技股的估值大幅

縮水,科技初創再難以上市集資。退而求其次,他們唯有向銀行提款,奈何矽谷銀行持有的債券

也因為加息而下跌。當大量客戶要提款時,矽谷銀行被迫蝕賣手上的債券,但最終仍難敵存戶的

擠提。
  綜合來說,微觀層面方面,銀行除了面對客戶的賴債風險外,從宏觀層面,銀行不知甚麼時

候,也可能會面對存戶擠提的風險。因此,從投資角度,我真的怕了銀行股。

  但內銀又如何?過去我已經在本欄指出過,內銀股的數目愈來愈多,質素參質,尤其是一些

地方銀行。因此,如果真的要投資,也只可以選四大內銀,而且,最好還是以收息為主要目的。

  不是嗎?四大內銀之中,仍然有兩間銀行至今的股價仍未返回招股價或在招股價上下徘徊,

分別是中國銀行(03988)和農業銀行(01288)。前者於2006年6月上市,招股

價2﹒95元,本周三的股價才重返家鄉,昨日收報3元。

  至於後者,則於2010年7月上市,招股價3﹒2元,昨日收市報2﹒85元,距離家鄉

價還有一段距離。當然,如果大家在該兩股上市時就一直持有,實際上也不會蝕錢的,因為內銀

股一向高息,收了十年八載股息,也算是賺錢的,但就不能期望股價會大升。

 
*四大內銀暫時絕緣於環球風暴*
 
  四大內銀之中,只有最早上市的建設銀行(00939)稍為好一點(2005年10月上

市),因為當日的招股價只有2﹒35元,以昨日收市價5﹒1元計,大約升了一倍多,但上市

至今已18年,折算成年回報也只有4﹒3%左右,當然,連同每年大約6%的派息,回報也是

不錯的。問題是,有多少人是上市至今一直持有呢!?

  至於工商銀行(01398),她比建行遲一年上市,招股價3﹒07元,以昨日工行的收

市價4﹒26元計,17年來股價只升三成八左右,折算年回報不足2%,可算乏善足陳。同樣

地,連同大約6%左右的派息,才勉強算是及格的投資。

  今次美國矽谷銀行倒閉,以至滙豐受命做白武士拯救英國矽谷銀行,以至最新的瑞信事件,

暫時來說都對四大內銀沒有影響,昨日大市下跌335點,但四大內銀都屹立不倒,一來反映內

銀股仍然絕緣於環球金融風暴;二來也說明,如果要投資銀行股,四大內銀可能是當世上最佳的

選擇。
  不過,滙豐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尚且要負起「國家任務」做白武士,將來有朝一日,內地其

他銀行出事,這四大內銀肯定要捱義氣出來做白武士!最終是完全捱義氣,還是有著數,真是天

曉得了!《經濟通通訊社資深分析員 羅國森》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各大銀行實時「定存息率大比拼」► 即睇
品中資 - 羅國森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