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邊隨筆-石鏡泉》忘記非農,記住Cash Flow
《缸邊隨筆-石鏡泉》忘記非農,記住Cash Flow
《缸邊隨筆》市場對上周五(7日)的美國非農數據,仍有懷舊式的記掛,但之後可以忘記
非農,但要改記住cash flow,現金流。何故?
自去年9月,筆者一直有文,指非農
數據有造假之嫌,就連費城儲局也有研究,謂就業數據
誇大了美職位增長。
美就業數據分由勞工部和人口局分而統計,雖然統計項目有異,但對職位增長總應一致。在
2022年4月至同年10月,兩者職位增長差距已達270萬個職位。
不過,美儲局長鮑威爾仍堅執就業數據強勁,經濟好,再迭連加息,結果就加出了近日的美
國銀行現金流不足的危機。
為甚麼兩個美國政府部間的職位增長數據有如斯大差距,原因在他們應用的統計模式有不同
,到2022年12月,要作個年度調整時,問題就呈現了。
2022年12月,這回到人口局的職位增長達71﹒7萬個,大大超逾勞工部的,原因?
詳細的統計模式調整不多說了,只說結果,就是勞工部的職位統計是不理工人是長工或兼職
,亦不理是否一人打兩份工,或N份工。一個工人做兩份兼職,勞工部以職位為本就當是增了兩
個職位。但人口部則以人為本,都是一個工人嘛,就只是當增一份職位。
結果?2022年12月的所謂職位勁增長,是幾全由兼職職位增長而來,形成有龐大散工
群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生活迫人,百物騰貴,不能不打多份工去賺多啲錢去餬口,二是老闆(特
別是小企業)不想多請長工,因為一到裁員要肩負失業救濟金,故寧可請長散。但無論如何,這
些兼職收入的是不穩定的,是朝不保夕的,如美儲局不知兼職人數如斯龐大(不可能吧!)是美
儲局失職,(點穩定經濟呀!)如知道,但仍謂美就業強勁,就是講大話,並以就業強勁而來加
息,就是另懷目的,目的是甚麼?
筆者的美儲局陰謀論是:美儲局想美國來次經濟衰退,因為只有衰退才能救美國經濟,怎說
?
美國債務龐大,如利息上升,美國這個債仔會還息還到手軟,每加息0﹒25厘,美政府要
多付逾100億美元息。這就是一直以來,市場有聲音,謂美儲局不能多加息的原因。由
2021年起,市場已一直謂通脹來,美儲局應加息,但美儲局一直拒加,並謂通脹是暫時性
(Transitory)的,但到2022年3月,通脹火頭處處。再加上俄烏2022年2
月啟戰,能源及諸多供應鏈斷,美儲局才不能不加息,但要怎加法?
2022年3月前是拒加,2022年3月後是急加,其目的是希望在一、兩年內,打通脹
壓回至2%,便可以有機會回到以前的低息環境,美政府便不用為其國債多支出利息了。
如認同筆者這個美儲局的加息陰謀論,就應知道美儲局是不管你就業如何,通脹如何,只會
找藉口去加、加、加,加到美經濟有衰退,多了公司執笠、減職位、裁員、不請人,職位減少了
,使到通脹回下,於是就可以減息了。
2023年3月7日,美儲局長鮑威爾在經濟學會(Economic Club)上講:
加息未完,job is not done(他原話)。
3月7日之後爆出了美國銀行業的危機,加息0﹒5厘便暫收起,改為加0﹒25厘,但如
你記住鮑威爾的job is not done的話,則當銀行危機稍穩,鮑威爾又會想急加
息的。不過今時唔同往日,鮑威爾真的好難咁鷹了,因為美國以至全球金融社會,出現了個現金
流問題,或更具體講,是現金斷流問題。明天續。《資深投資者 石鏡泉》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亞洲最矚目財經講座】陶冬看「2023年:政策轉變之年」與您分析環球市場焦點、中國宏觀經濟、香港樓市前景。► 火速報名
缸邊隨筆 - 石鏡泉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