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辣招
告別辣招
告別辣招
在香港傳媒寫了12年專欄,樓市辣招是個經常寫的題目,文章加起來有好幾十篇。寫專欄外,更在學報刊登了一篇有關辣招避稅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政策令某些價位以上稅率大升,就會有特別多成交以這個價位成交。
與兩位欄友徐家健、梁天卓的角度有點不同,多年來我主要從宏觀政
策角度去批評辣招。歸根究底,辣招目的為何?除空泛的「穩定樓市」,政策目的從來不清楚;目的不清楚,就不知道政策做得不夠還是去得太盡,就不知道政策推行撤銷的準則。
市場成交大幅減少,地產經紀生意大減,是政策最明顯的效果,但似乎不是目的。辣招令政府收入大增,自2010年推出以來,粗略估計為政府帶來了約2,000億元的收入,但讓本來就有錢的政府更有錢,似乎也不是目的(至少不是主要目的)。
幫助市民置業也許是個目的,但辣招令二手市場大幅萎縮,上車難度不跌反升,難談得上有幫助。打擊炒家、壓抑樓價則肯定是辣招的目的,但政策推出以來樓價至今升了一倍,看不出有抑壓的作用。如果沒有辣招,樓價會否升得更誇張?這種「反事實」的假設性問題,是可以嚴謹地解答的,政府內部亦必有專家懂得處理,但以我所知,政府從沒有認真研究辣招對樓價的影響。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辣招就像香港一個護身符,雖然沒有甚麼明顯功效,但有做一點東西總好過沒有做,作風強硬又可以顯示政府決心,政策於是就莫名其妙地保留了十幾年。告別辣招,還是暫別辣招?他日香港樓市再度升溫,辣招會否捲土重來?
政策要一用再用,先要知道其成本效益。十幾年來一直期待見到的研究,是以香港辣招經驗,算出各種市場扭曲所造成的浪費(deadweight loss)。上車難度增加,換樓難度又增加,無奈下由買轉租就是一種扭曲(去年一項研究,就以多倫多徵收房屋交易稅為例,發現由買轉租的浪費比政府稅收金額還要多一點)。未能住在理想地區,未能住在合適單位,人生規劃被迫改變(如結婚生育)也是一種扭曲。凡此種種的扭曲,加起來到底到底有可觀?社會上哪個階層損失最大?搞了十幾年,對香港到底是否利大於弊?辣招到底是個護身符,還是有害身體的香灰水?這個研究題目,吃力而未必討好,但願有專家會在將來找出答案。
免費早餐 - 曾國平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