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5年7月22日 星期二

專家點評 - 廖嘉豪 2025年7月22日

專家點評 - 廖嘉豪 2025年7月22日


廖嘉豪:美國泡沫重現?反而是上漲信號? 廖嘉豪



美國增長股上周續跑贏,納斯達克指數上周升近1.5%,標普500指數資訊科技子行業升近2.1%,市場續看好增長股的盈利前景,標普500指數資訊科技及通訊服務子行業中,市場在7月調高該兩個行業盈利預測的比率佔總調整比率分別為78.5%及70

.7%,明顯高過標普500指數的58.3%,佐證一直提及增長股盈利表現強韌,有利成為投資者的防守性部署選擇。

關稅至今對經濟數據的影響較微,以及美國進一步達成貿談或延長屆滿日期的機會,令股市的風險回報仍具吸引力。最近有消息稱美國將允許部分晶片出口至中國,表明中美貿易關係可能解凍。美股續可受惠,因為大部分與人工智能相關的股票選擇仍位於該地區。

市場或擔心美股有泡沫跡象,但過去一直提及觸發泡沫指標,並不意味股市立即下跌,相反,觸發泡沫指標反而或是個看漲信號。去年4月8日文章提及美股當時已觸發該泡沫指標,而標普500指數由當時至今已升近24%。花旗分析員認為美股在2025年6月26日重新進入泡沫區域(花旗分析員對泡沫定義與Jeremy Grantham為市場熟悉的方法相似,若經通脹調整後的股價表現比其長期趨勢高出2個標準差以上,可視為進入泡沫階段;若股市下跌15%,或股價表現回落到2個標準差以下,則評為泡沫階段結束)。泡沫對股市回報可能非常積極,尤其過去當標普500指數中市值排名最高的7隻領頭成分股,至少4間領頭成分股股價高於200天線時,美股在泡沫期間的表現亦較好。目前7間領頭成分股中有5間的股價重返200天線上方,或可支持對美股,以及作為美股指數主要驅動力的人工智能主題的積極看法。

除人工智能主題外,最近通過的《大而美法案》中亦有三項可能有利企業今年稅務相關盈利的條款,包括獎勵性折舊(Bonus Depreciation)、美國研發開銷費用化(R&D Expensing),以更高的利息扣除上限。該三項條款今年或為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節省約1,710億美元課稅額,相當於推升指數每股盈利約6至7%。

獎勵性折舊源於2017年推出的《減稅和就業法案》,允許對使用年期少於20年的合資格有形資產進行100%的獎勵性折舊,獎勵性折舊率之後開始逐年減少(2023年為80%,2025年已降至40%)。《大而美法案》把獎勵性折舊率永久性恢復至100%,應會在短期內降低重資產行業的稅率,同時鼓勵額外資本支出。

《大而美法案》容許企業把用於美國國內的研發支出全額費用化,或可為在美國投放較多研發支出的企業提供一次性的大額稅務減免。利息扣稅上限亦從按EBIT(息、稅前盈利)的30%修改為按EBITDA(息、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的30%,亦有利資本開支不及大企的小型股。三項措施的綜合影響有利指數整體盈利,亦可能足以吸引部分新增投資資金回流美國。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資產配置主管 廖嘉豪
專家點評 - 廖嘉豪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