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5年7月24日 星期四

拉闊投資 - 小勇哥 2025年7月24日

拉闊投資 - 小勇哥 2025年7月24日


拉闊投資│從政治局會議 尋受惠板塊(小勇哥)

拉闊投資│從政治局會議 尋受惠板塊(小勇哥)

未來兩星期有兩件大事將影響大市走勢,一是下周五美國對等關稅豁免期屆滿;二是中國7月份的中央政治局會議。 (Photo by 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 Linta

o Zhang via Getty Images

港股近日氣勢如虹,連續3日打破3月24874點的全年高位,昨日升408點收25538點,創出近4年新高。未來兩星期有兩件大事將影響大市走勢,一是下周五美國對等關稅豁免期屆滿;二是中國7月份的中央政治局會議。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美國印尼、日本及菲律賓達成協議
關稅豁免期快將完結,美國與各國加快談判。前日美國與日本達成協議。特朗普宣布雙方相互實施15%關稅,日本會在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投資所得的利潤90%歸於美國。他又稱,日本將對美國汽車及農產品開放市場,但未有細節。

美國又分別與印尼及菲律賓達成關稅協議。美國對印菲兩國進口商品加徵19%關稅,美國商品進口兩國則享受零關稅。東盟十國除印菲外,特朗普月初聲稱,美國對越南進口貨品加徵20%關稅,美國商品進口則零關稅。小勇相信,泰國及馬來西亞的稅率應與這三國相若。

下半年增量政策難有強刺激
不過,美國四大貿易夥伴——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國仍未達成協議。前三者仍在談判,若下周五期限屆滿仍未有成果。特朗普威脅對歐、加、墨,分別加徵30%、35%、30%。至於中國,美財長貝森特表示,第3輪中美貿易談判下周一及二舉行,內容主要是推遲8月12日關稅豁免期,讓雙方有更多時間談判。

中美關稅談判推遲,中央可暫時專注於國內。按慣例,中央政治局7月底將舉行會議,主要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中國上半年經濟增長達5.3%,比去年同期的5.0%更高,下半年只要增長4.7%,便能夠達到全年5%的目標,完成難度不高,因此年中政策轉向必要性不高。

不過,政策基調仍偏向擴張,擴大內需方向不變,小勇認為,仍會有些增量政策出台,例如房地產市場仍在尋底,短期內仍需政策呵護;至於消費增長,下半年要面對去年高基數效應帶來的壓力。不過,增量政策相信不會帶來強刺激。不少內地券商認為最可能是「托而不舉」。

政策基調仍偏向擴張,擴大內需方向不變, (Photo by Liu Yuan/VCG via Getty Images) · VCG via Getty Images

光伏新能源車成反內捲主角
正如上篇本章所言,「反內捲」已成為近期最重要的議題。今次政治局會議相信會有進一步統籌部署。與上輪供給側改革的大刀闊斧不同,本輪「反內捲」將集中於個別新興行業,尤其是光伏、新能源汽車將是政策切入點,這兩個板塊值得留意。

先是光伏行業,工信部月初已召開企業座談會,治理低價無序競爭。至於新能源汽車,7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就新能源汽車「內捲式」惡性競爭提出明確意見。要求針對各種非理性競爭現象,切實規範競爭秩序。兩日後的7月18日,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召開新能源汽車行業座談會,部署規範新能源汽車競爭秩序工作。

本輪「反內捲」將集中於個別新興行業,尤其是光伏、新能源汽車將是政策切入點,這兩個板塊值得留意。 (Photo by Ju Huanzong/Xinhua via Getty Images) · Xinhua News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由於明年中央開始實施「十五五」規劃,不少內地券商估計,7月會議可能釋放與「十五五」規劃的重要信號。至於「十五五」規劃的主要內容,參考7月18日全國政協座談會 上,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表示,「十五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至少有三,包括發展新質生產力、全方位擴大內需、穩步推動共同富裕等。

城市更新政策拉動塑管需求
7月14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舉行。作為最高規格的城市工作會議、時隔10年再度召開,定調未來城市工作的政策方向,這亦是「十五五」規劃之一。會議強調,城鎮化發展「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轉向「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主要抓手在於城市更新,基建及地產投資有望得到提振。

會議再次強調「安全」,要求「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加快老舊管線改造升級」。小勇認為,管網改造環節有望拉動市政塑管的需求,中國塑膠管道龍頭——中國聯塑(2128)已在小勇的股票組合之內。

小勇哥
Yahoo Money Talk客席主持、投資達人
本欄隔周四刊出
拉闊投資 - 小勇哥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finance.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