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蕎因 - 心繫我「家」 | 鏞融芯語

近年,香港積極定位為全球家族辦公室樞紐,相關活動與討論越來越多。其實所謂「傳承」,早在我20多年前回港時就已接觸,只是當時年紀尚輕,理解有限,而老一輩的觀念則以為只要把資產「分得好,承繼人冇爭拗」就算完成。
時至今日,城中家族紛爭屢見不
鮮,社會亦開始以更成熟、更全面的角度審視傳承的真正意義。這段期間,由於鏞記的清盤案,我亦逐漸由一位台下的聽眾,慢慢走到了台前分享我們家族的故事與心路歷程。
我們走過的路並不容易,公司曾遭清盤,最後背負巨債完成收購。而相較於坊間較常見的成功經驗,我們的經歷或許能更真實地反映傳承路上的挑戰,希望透過坦誠的交流,讓外界了解家族紛爭背後,真正值得反思的治理與溝通問題,避免重蹈覆轍。
最近受邀於恒生銀行與中大家族企業研究中心攜手舉辦的午餐會中,向他們的私人客戶分享我們在家族辦公室領域的經驗,共同探討「財富以外」(Above Wealth)的傳承智慧。而當天活動以「家和」為主題,正好觸動了我。
爺爺那一代,普遍認為傳承的重點在於財產的公平分配,然而,當時他未曾預見,後來的挑戰根源並不在於財富的分配,而在於父親和大伯在公司擁有相約決策權的情況下,在企業的長遠發展方向及策略上,出現了不同看法。這也揭示了傳承的本質:它遠不止於資產分配,更是價值觀與治理模式的延續。
當天被問到若時光可以倒流,有甚麼可以做得更好?經過多年的反思,若在爺爺輩能更早地訂下清晰的公司治理方案,明確家族的核心價值觀,許多矛盾本可避免。第二,到了我父親那輩,我們因經驗不足,過於信賴當時聘請的專業會計師。她的作風過分進取,在處理股東權力時,往往只著眼於法律層面的攻防,卻忽略了維繫家族和諧的重要性,最終令我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作為家族接班人,我深明傳承的挑戰,關鍵在於家庭價值的定義與家族治理的制度化。只有積極及早計劃與部署,家族才能在關鍵時刻作出符合整體利益的決策。這不僅有助於促進家庭成員間的和諧,鞏固治理基礎,更能確保家族精神與核心理念得以代代相承。
午餐會後,中大的任鴻教授(Marshall)特意告訴我,當中一位聽眾表示,我的勇敢分享讓他開始認真思考自己家族的傳承安排。這番話對我而言是莫大的鼓舞,我們走過的這條路,若能為他人帶來一點警醒與啟發,我想這便是分享的意義所在。
而這些從親身經歷中得出的感悟,又如何與Marshall的學術研究洞見相呼應?下期再與大家細談。
鏞記酒家行政總裁
甘蕎因
鏞融芯語 - 甘蕎因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sthead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