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虹看俏 受惠成本轉嫁及新廠產能升
華虹看俏 受惠成本轉嫁及新廠產能升

華虹半導體的擴產計劃為公司帶來顯著的營收增長。(網上圖片)
華虹半導體(1347)主要業務為特色工藝晶圓代工,涵蓋嵌入式和獨立式非易失性存儲器、功率器件、模擬與電源管理、邏輯與射頻等產品。集團擁有多座8寸及12寸晶
圓廠,致力於滿足電動車、工業自動化及消費電子等領域的需求。2025年第一季度,功率器件佔收入的30%,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佔24%,模擬與電源管理佔25%。集團的亮點在於多元化的工藝平台及本土化趨勢,並計劃短期內釋放新產能,特別是受惠於AI、電動車及工業自動化需求的回暖。中期內,隨著新廠投產與市場需求上升,華虹半導體的營收將持續增長,技術能力與市場佔有率也將進一步提升,增強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競爭力,有助於股價向上突破。

華虹半導體在多個市場的需求穩健,特別是在電源管理IC(PMIC)、圖像傳感器(CIS)及功率分立器件方面。儘管消費電子和汽車市場增長較慢,但MCU的需求正在恢復,這對華虹的長期前景形成支持。隨著國內市場對半導體自主可控需求的增加,華虹在本土市場的優勢將更加明顯,進一步推動公司的營收增長,顯示出華虹在多元化產品組合中的強大市場競爭力。
華虹的技術升級和漲價策略,使其在成本上升的情況下仍能保持盈利能力。華虹具備較強的定價能力,能將成本壓力轉嫁給客戶。即使面對市場挑戰,華虹依然能通過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來維持毛利率。隨著新技術的推出,華虹將進一步增強其在特色工藝晶圓代工市場的地位,為未來增長提供持續支持,並可能擁有較高的估值。
華虹半導體的擴產計劃中,9廠的擴產預測將為公司帶來顯著的營收增長。隨著新產能的釋放,華虹的市場佔有率有望進一步提升。這一擴張不僅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還能提高公司的生產效率,降低單位成本,提升整體盈利能力。通過這種方式,華虹將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實現穩定增長。
華虹半導體股價於今年2月曾急升至44.2元的高位後回落,股價在跌穿20天線後,曾在4月7日跌至25.15元,隨後走勢開始回暖並反彈。雖然股價未能重返之前高位,並在升至38.75元後即時回調,但股價在兩次跌至29.8元以下後穩定下來。近期股價反彈至36.35元水平,開始遇到阻力,該水平正好是整個前跌浪61.8%反彈目標。只要股價能進一步反彈,相信可以升回前高43元。投資者可以考慮在35.5元買入,若跌破20天線的33元則建議止蝕。

投資專欄 - 彭偉新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