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嘉豪:第二季業績表現支持美股繼續破頂 廖嘉豪

美股上周回升符合預期,增長股仍是投資者的防守性部署,因AI需求及投資趨勢仍未完結。科技股及半導體股帶動美股迅速收復8月1日由非農數據引起的跌幅,過去一周納斯達克指數升近3.9%,費城半導體指數升近2.7%,標普500指數則升2.4%。受
惠盈利表現好轉,花旗分析員調高標普500指數目標價,今年終及明年中目標分別調高至6,600點至6,900點,第二季業績表現續支持美股繼續破頂。
美股第二季業績期已近尾聲,已有453間標普500成分股公布業績,整體盈利表現遠好過市場預期。指數層面的每股盈利按年升11.4%,市場在第二季完結時僅預期按年升4.9%。廣泛成分股盈利表現好過預期,11個標普子行業盈利皆比預期好,365間成分股(約81%)盈利表現好過預期,比率高過1年及5年均值的77%及78%。實際盈利好過預期8.4%,遠高過1年均值的6.3%,僅稍低過5年均值的9.1%,考慮剛過去的業績期正值關稅衝擊的高峰,更加凸顯美企盈利強韌程度。資訊科技行業第二季盈利按年升近17%,高比較基數下仍有雙位數升幅,當中近92%成分股盈利好過預期,比率冠絕所有子行業,支持我們偏好增長股的觀點。
市場對企業能應對關稅壓力的信心亦愈來愈高。標普500指數中有155間成分股的入口銷貨成本佔收入超過10%,關稅對該組別的營運及盈利能力或有較大影響,市場由4月開始一直調低該組別的營運利潤率及每股盈利增幅預測,前者由約14.5%跌至最低近13.5%,後者則由約7%急跌至約5%,兩項指標走勢亦差過其餘345間入口銷貨成本較低的公司。但最近市場看法開始趨穩,營運利潤率預測中位數未有下跌,而每股盈利增幅預測亦開始見底回升,反映市場對企業能透過不同方法削減成本,應對關稅對盈利負面影響的信心改善,加上7月22日文章亦提及,《大而美法案》中的三項稅務相關條款,包括獎勵性折舊(Bonus Depreciation)、美國研發開銷費用化(R&D Expensing),以更高的利息扣除上限今年或為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節省約1,710億美元課稅額,相當於推升每股盈利約6至7%。
4月開始的關稅談判、第一季業績重燃市場對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的信心、大而美法案的稅收改革,以及現在的第二季業績,都支持美股指數層面更高的盈利增長預期。而我們的持倉仍然預期科技股續跑贏大市,因為人工智能投資增速可能高過其他溫和增長的經濟分項。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資產配置主管 廖嘉豪
專家點評 - 廖嘉豪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