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5年8月29日 星期五

審計密探CIA - Bittermelon 2025年8月29日

審計密探CIA - Bittermelon 2025年8月29日


香港搵食艱難?
香港搵食艱難?


許多人以為辦公室工作穩定,誰知AI正悄然取代文書類崗位。(資料圖片)

周日在相熟食店吃東西,碰上鄰桌幾位大叔在高談闊論,慨嘆香港搵食艱難。當中一位愈說愈激動,力數「科技」的不是。他指著手機說,現在人人網購,實體店舖關門大吉;手機支

付一掃就過關,北上消費價錢平、服務佳、選擇多,本地食肆、零售甚至的士都沒生意。想開間小店賣貨不行,開食肆又不行,揸的士更不行。看似只是幾位大叔發的牢騷,但何嘗不是很多港人的真實寫照?我們不禁要問,科技不是帶來便利嗎?怎麼現在卻來打爛我們的飯碗?

近年網購衝擊本地零售業已是不爭的事實,根據政府統計處數據,2025年上半年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下跌了3.3%,近幾年的數值也未能回復2019年疫情前水平。無他,疫情改變了消費模式,大家習慣了網購,加上平台為了搶市佔鬥平鬥選擇多,令本地零售店舖難以競爭。昔日購物旺區如銅鑼灣、尖沙咀,如令吉舖隨處可見,繁華不再。曾經時興的劏舖商場,本是年輕創業者的熱門選擇,現在卻多淪為「死場」,人流稀疏,生意冷清。

零售業萎縮不僅影響店主和員工,還連帶拖累商舖租務市場。香港商舖租金一度高企,現在已回落不少。人力市場亦受波及,根據政府最近失業數字,失業率升至3.7%,當中餐飲服務、零售業和地產業升幅較為明顯。



更棘手的是,手機支付服務普及,讓港人北上消費變得異常便利,進一步打擊本地零售和服務業。支付寶等應用程式,讓跨境支付變得簡單,連兌換現金的麻煩也免卻。數據不說謊,看看10年前(即2015年)的零售業銷貨價值是4,751.56億元,到了2024年只有3,768.47億元,跌幅超過兩成。飲食業同樣受累,不要說閒日晚市了,每當長假日生意特別冷清,連帶的士行業也受波及,生意大不如前,加上網約平台競爭令牌價持續下跌。

就算是白領階層,也逃不過人工智能(AI)的威脅。許多人以為辦公室工作穩定,誰知AI正悄然取代文書類崗位。恒生銀行(011)於今年5月裁員,據報個別部門削幅高達10%至50%,有分析認為AI應用是主要原因之一。不要說櫃枱職位,AI技術進步神速,一份專業股票分析報告,AI瞬間便可生成,連投資分析員也感壓力。世界經濟論壇早前就發表調查報告,指超過四成僱主將會因AI應用而縮減僱員規模。

面對北上消費、網購和AI衝擊,難道只能坐以待斃?這又未必。零售影響實體店,但一些行業如私人補習、教育、醫美、健身等仍有市場。食肆因北上消費難做?這不過是失敗者的藉口。只要菜色美味、價錢合理,即使閒日晚市也能坐無虛席,最近就光顧了幾間這樣的食肆。2024年香港食肆收益達1,093.93億元,雖未及2019年疫情前的1,124.47億元,但已相當接近。加上舖租回落,開食肆仍是大有可為。

至於AI搶白領飯碗,說到底其實是工作轉型。舊工種被取代的同時,新工種往往會出現,問題在於如何適應。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學會駕馭AI。「生命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萬變」,學會與科技共存,才能在變局中找到出路。此話雖然老套,但是很有用,對吧?



審計密探CIA - Bittermelon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