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麒:資金流向主導股市走勢 林嘉麒

在當前全球金融市場中,資金流動繼續成為主導力量,而新興投資主題卻顯得相對匱乏,這一現象導致市場表現明顯分化。儘管上周內地股市表現強勁,但恒生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指,以及歐洲股市均錄得下跌。
具體而言,上周滬綜指再升0.84%,連漲4周,恒指則跌1
%,標指和納指亦見回落,歐洲主要指數同樣承壓。這一格局值得投資者留意,因為A股與歐洲股市的正面關聯度似乎正在瓦解,主因在於A股的升勢完全由流動性驅動,而非經濟基本面的催化主題,過往股市假如單是由資金帶動的,向來不健康,也可能是泡沫,期待今次例外。
外資料持續加倉A股
從資金流向數據來看,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27日止一周,全球股票基金吸資166億美元,其中中國股票錄得正流入39億美元,為今年4月以來最多的一次,這反映投資者對內地市場的興趣再度升溫。
回顧8月份,美股和港股連續4個月上漲,其中羅素2000指數表現最強,升幅達7.7%;而滬綜指一個月急升7.9%,滬深300指數更漲10.3%。然而,展望後市,A股仍高度依賴資金動向,對沖基金在中國股票的配置比例已增至8.6%,雖仍低於今年3月的9.1%,但已有逐步回暖跡象。另一方面,全球互惠基金對中國股票的配置仍較基準減少330個基點,比重僅為6.5%,這意味仍有相當大的加倉空間。
相比之下,港股的盈利預測再度下調,以目前近12倍的市盈率來看,市場需要更多新增亮點來吸引外資大戶加倉。美股方面,投資者需提防9月的季節性淡季,自1950年以來,標指在9月的平均表現為下跌0.7%,這可能加劇市場波動。
須慎防宏觀主題轉變
市場或正醞釀宏觀主題的轉變,周五公布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將成為關鍵焦點。市場預期中位數為7.5萬個新增職位,一旦數據顯示就業增長疲弱,可能引發市場主題轉向經濟放緩,並再度反映今年內3次減息的可能性。目前市場仍預期未來有6次減息,2027年1月的利率水平預期降至2.91厘。
聯儲局本月減息預期已開始穩固,美國兩年期債息錄得一年來最大的單月跌幅,10年期債息曾跌穿4.21厘。不過,近兩周債息走勢似有改善,實質收益率及期限溢價均受控,這為債市提供一定支持。
總括而言,全球股市在資金推動下維持分化格局,A股的流動性行情或延續,但需警惕宏觀數據帶來的轉折點。投資者應密切關注非農數據及減息路徑的變化,以調整配置策略。
元宇證券基金投資總監 林嘉麒(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專家點評 - 林嘉麒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