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點評 - 鄧聲興 2025年10月24日
鄧聲興:港交所ETP交投大增 宜關注主動型ETF發展 鄧聲興
香港交易所買賣產品(ETP)市場在今年展現強勁增長動力,截至9月底平均每日成交額達378億元,按年飆升146%,成為全球ETP成交額第3大市場,超越南韓與日本。市場換手率更以14.7倍高居全球首位,反映投資者參與度持續提升。
這一亮眼表現主要受兩大因素驅動:科技類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成為市場焦點,恒生科技指數相關ETP產品貢獻顯著;同時港股通機制持續發揮作用,大量內地資金透過此渠道配置香港ETP產品,推動成交額節節上升。
產品創新成為市場發展重要引擎。今年3月亞洲首批個股槓桿及反向產品上市,涵蓋英偉達(Nvidia)、特斯拉(Tesla)等國際龍頭企業,隨後5月推出全球首隻韓股槓桿及反向產品,進一步豐富產品線。這些產品特別受到亞洲散戶投資者青睞,截至9月底,所有槓桿及反向產品平均每日成交額達36億元,按年增長51%。
與此同時,備兌認購期權ETF迅速崛起,截至9月底,6隻相關產品資產管理規模達86億元,按年激增32倍,10月13日單日總成交額更首度突破10億元,顯示投資者在波動市中對收益型產品的強烈需求。
互聯互通機制持續深化,截至9月底透過滬深股通及港股通買賣的ETF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分別達42億元與32億元人民幣,按年增幅均超過120%。隨著更多ETF預計於11月納入滬深港通,跨境投資渠道將進一步拓寬。行業主題方面,科技與生物科技類產品表現突出,前3季度共有14隻科技主題ETF上市,資產管理規模達1,201億元,按年增長102%;生物科技ETF則錄得34億元規模,增長123%。
國際化布局成果顯著,2月推出追蹤納斯達克100指數的ETF,5月上市亞洲首隻沙特伊斯蘭國債ETF,9月香港交易所(00388)與阿布紮比證券交易所簽署合作備忘錄,這些舉措強化香港作為跨境資本流動樞紐的地位。主動型ETF亦呈現快速發展態勢,截至9月底上市產品達31隻,總市值237億元,按年增長143%,平均每日成交金額較去年同期增長411%。
香港ETP市場的蓬勃發展,得益於產品創新、互聯互通擴容與國際化戰略的協同效應。隨著市場結構持續優化與投資者基礎不斷擴大,香港正穩步朝向全球頂級ETP市場邁進。投資者應關注即將納入互聯互通的新標的、主動型ETF的發展趨勢以及中東市場連結帶來的機遇。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 鄧聲興(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份)
專家點評 - 鄧聲興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