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

觀徼集 - 胡雪姬 2025年10月24日

觀徼集 - 胡雪姬 2025年10月24日


集體貪婪
集體貪婪


索爾金的兩大著作包括《1929》及《大到不能倒》。(網上圖片)

若要簡述安德魯﹒羅斯﹒索爾金(Andrew Ross Sorkin)的《1929》,與其前作《大到不能倒》有何異同,其實就像時下流行的提問,即將(可能)發生的金融危機,與之前的有何異同、或可借鑒反省之

處;於是,樂觀的忙著尋出路、找論述、建模型,印證「這次不一樣」(this time is different)的預設期許,悲觀的卻看到核心:同樣關於貪婪、腐敗的人性剪影,而那是理解美國這個環球政經中心一場金融大災難的原型。兩本書相同之處,就是一樣以集體貪婪導致公共災難為警世主軸,將金融危機描繪為人性弱點與制度缺陷交織的產物。

1929年的股市崩盤被正確地理解為20世紀的決定性事件——這場災難導致的大蕭條,也是直接促使當時美國政府行政轉型、強化金融監管的關鍵。問題是,歷史總會重複,人性的貪婪與腐敗亦然,儘管以不一樣面貌呈現,譬如2008年,由次按展開、雷曼兄弟倒閉,美國資本市場骨牌式的崩塌,正正再一次印證1929年的大災難並非單一事件,隨著時任總統奧巴馬及其政府迅速實施量化寬鬆、透過TARP計畫注資金融機構,並強化存款保險以穩定市場信心,成功避免重演大蕭條。而決策者能否從歷史中學習,建立韌性制度以應對系統性風險,事過境遷後又能否謙卑受教,也是不能迴避的問題。



觀徼集 - 胡雪姬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