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是揚專欄】王子VS總統,性醜聞也能全身而退?
【羅是揚專欄】王子VS總統,性醜聞也能全身而退?
這陣子,英國皇室成員安德魯王子的性醜聞,再度成為大眾焦點,原因是涉及已故淫媒愛潑斯坦性侵事件中的其中一位女子,出了本回憶錄來訴說當年的床弟事。安德魯王子上周已宣布,放棄約克公爵頭銜及
相關榮譽,但表明否認所有指控,意思大概就是,道歉,但不認罪。
婚外情從來都是私德有虧的事,特別是公眾人物,由於在傳統價值觀上,需要樹立良好人格作為大眾榜樣,每當公眾人物做錯事或做壞事時,亦隨即會受到輿論的口誅筆伐,這是絕對明白的。然而到了GenZ世代,公眾人物依然是大眾榜樣嗎?似乎已非如此,就以性醜聞為例,只要不涉及未成年人或強逼等罪行,當事人對不起的,只有他或她的伴侶,事實上與其他人何幹?
王室成員涉及性醜聞,任何人站在道德高地,都可以大肆鞭撻,當然王子這案件,涉及不自願成分;但就算不涉及罪行,王子「玩女」、公主「玩仔」,也肯定會吸引媒體報道,對比起來,還不如當個尋常百姓家。以王子為例,一生衣食無憂,平常除了做些禮儀或門面工作,實際上也無事可做。古代的皇帝王子,尚可以三妻四妾,但原來生於現今帝王家,反而被剝削了這權利。王子就算想玩,若情婦身份一旦被人發現,肯定會登上頭條,落得被稱為「狐狸精」的下場,自然就沒有甚麼人願意當。這或許是王子向外尋覓,最終要找淫媒替自己作出安排的原因。
奇怪的是,當妻妾成群放諸於其他人身上,似乎又會像沒事一樣。Tesla創辦人Elon Musk風流成性,前女友包括現時形象已大插水的Johnny Depp前妻Amber Heard,私生子也一大堆,連濱崎步也被傳過是他私生子的媽媽,就算說他是「萬人斬」也許也不過份,但有誰人批評過?「啲女自己癡埋首富,有咩好批評?」對,這就是可恨和可悲之處。以王室的身家和地位,要玩的話,應該甚麼也可以玩;但卻因為身份,不容易有得玩,空有一堆名銜,卻反而成為他的制肘,限制他的行動自由。
金融業也充斥著大量喜歡出去玩的人,而且是一個男有男玩、女有女玩的世界。當然沒有如電影《華爾街狼人》般的誇張場面(或許有,只是筆者未遇過),但你說這群幾乎是香港最有能力賺錢的人,不會把錢花費在風月場所,就算有人說沒有,也沒人相信吧。站在道德層面,當然他們是錯的,但有求才有供,存在必有理,為甚麼風月行業到今天依然存在?很明顯是個不能用道德來解答的問題。
員工私德有虧,只要不影響工作表現,你說作為管理者,應否勸誘他私生活檢點些?肯定不會,放工後的時間就是私人時間,就算是上司、甚至老闆,你有甚麼依據去管?老闆也一樣,作為企業家,就算影響力和名氣大如Elon Musk,只要不影響決策,放浪情場誰人會管?我不是說王子做得對,如涉及強逼、誘騙或未成年的罪行,肯定不對,但王室這身份也是天生的,等同沒有放工的時間。時時刻刻要規行矩步,雖說衣食無憂,但永遠會有人監控著你的舉動,究竟是得是失,當事人也未必解答到。
相對來說,現時安德魯王子的風波,比起近30年前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性醜聞,還是差得遠,當時實在轟動太多,因為整件事,完全違背了「喺度食唔好喺度屙」的職場慣性,而且破戒的還是白宮主人。年輕人或許不知道有這一宗褪色舊聞,簡單來說,就是已婚的總統和白宮實習生擦槍走火,做了些不當行為,有沒有發生關係無從稽考,普遍相信是沒有的,但實習生卻保管了一條帶有總統精液的裙子。這醜聞最終引發的,是一場彈劾危機。
然而,結果卻是有驚無險,彈劾未有通過,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克林頓擔任總統期間,美國各方面均錄得正面積極的發展,簡單就是政績輾壓了一切。作為冷戰結束後的首位美國總統,克林頓無論在經濟、財政及外交上,都達到令民眾滿意的水平,縱使性醜聞令他支持率一度下跌,但捱過之後,他依然以超高民意支持率結束任期。性醜聞對他從政生涯的傷害,微乎其微。
另一個陷入性醜聞的著名政治人物,是前英國首相約翰遜,婚外情,而且不止一次,其中一個對象更是女企業家,涉及利益輸送,但最終對他的政治生涯同樣沒有影響,他拜相更是在所有婚外情事件之後。同樣是英國,為甚麼民眾對於對婚姻不忠的首相,似乎有較大的容忍程度,遠大於對王子玩女的?歸根究底,就是大家不知王子做甚麼,對社會有甚麼貢獻。
克林頓的政績,約翰遜的才智,成為了他們出現醜聞的救命符。
相對王子,一來他牽涉的不止是醜聞,甚至有機會是罪行,較難進行形象改造工程;二來要數他的政績,確實也數不出甚麼,因為平常他根本無事可做,就算想證明自己,也不知可以做甚麼。「躺平到要去玩女?」這或許就是吸引怒氣的主因。
公平嗎?當然不公平。或許當個低調的有錢人,才最能享受人生。
羅是揚
【羅是揚專欄】王子VS總統,性醜聞也能全身而退?
這陣子,英國皇室成員安德魯王子的性醜聞,再度成為大眾焦點,原因是涉及已故淫媒愛潑斯坦性侵事件中的其中一位女子,出了本回憶錄來訴說當年的床弟事。安德魯王子上周已宣布,放棄約克公爵頭銜及相關榮譽,但表明否認所有指控,意思大概就是,道歉,但不認罪。
婚外情從來都是私德有虧的事,特別是公眾人物,由於在傳統價值觀上,需要樹立良好人格作為大眾榜樣,每當公眾人物做錯事或做壞事時,亦隨即會受到輿論的口誅筆伐,這是絕對明白的。然而到了GenZ世代,公眾人物依然是大眾榜樣嗎?似乎已非如此,就以性醜聞為例,只要不涉及未成年人或強逼等罪行,當事人對不起的,只有他或她的伴侶,事實上與其他人何幹?
王室成員涉及性醜聞,任何人站在道德高地,都可以大肆鞭撻,當然王子這案件,涉及不自願成分;但就算不涉及罪行,王子「玩女」、公主「玩仔」,也肯定會吸引媒體報道,對比起來,還不如當個尋常百姓家。以王子為例,一生衣食無憂,平常除了做些禮儀或門面工作,實際上也無事可做。古代的皇帝王子,尚可以三妻四妾,但原來生於現今帝王家,反而被剝削了這權利。王子就算想玩,若情婦身份一旦被人發現,肯定會登上頭條,落得被稱為「狐狸精」的下場,自然就沒有甚麼人願意當。這或許是王子向外尋覓,最終要找淫媒替自己作出安排的原因。
奇怪的是,當妻妾成群放諸於其他人身上,似乎又會像沒事一樣。Tesla創辦人Elon Musk風流成性,前女友包括現時形象已大插水的Johnny Depp前妻Amber Heard,私生子也一大堆,連濱崎步也被傳過是他私生子的媽媽,就算說他是「萬人斬」也許也不過份,但有誰人批評過?「啲女自己癡埋首富,有咩好批評?」對,這就是可恨和可悲之處。以王室的身家和地位,要玩的話,應該甚麼也可以玩;但卻因為身份,不容易有得玩,空有一堆名銜,卻反而成為他的制肘,限制他的行動自由。
金融業也充斥著大量喜歡出去玩的人,而且是一個男有男玩、女有女玩的世界。當然沒有如電影《華爾街狼人》般的誇張場面(或許有,只是筆者未遇過),但你說這群幾乎是香港最有能力賺錢的人,不會把錢花費在風月場所,就算有人說沒有,也沒人相信吧。站在道德層面,當然他們是錯的,但有求才有供,存在必有理,為甚麼風月行業到今天依然存在?很明顯是個不能用道德來解答的問題。
員工私德有虧,只要不影響工作表現,你說作為管理者,應否勸誘他私生活檢點些?肯定不會,放工後的時間就是私人時間,就算是上司、甚至老闆,你有甚麼依據去管?老闆也一樣,作為企業家,就算影響力和名氣大如Elon Musk,只要不影響決策,放浪情場誰人會管?我不是說王子做得對,如涉及強逼、誘騙或未成年的罪行,肯定不對,但王室這身份也是天生的,等同沒有放工的時間。時時刻刻要規行矩步,雖說衣食無憂,但永遠會有人監控著你的舉動,究竟是得是失,當事人也未必解答到。
相對來說,現時安德魯王子的風波,比起近30年前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性醜聞,還是差得遠,當時實在轟動太多,因為整件事,完全違背了「喺度食唔好喺度屙」的職場慣性,而且破戒的還是白宮主人。年輕人或許不知道有這一宗褪色舊聞,簡單來說,就是已婚的總統和白宮實習生擦槍走火,做了些不當行為,有沒有發生關係無從稽考,普遍相信是沒有的,但實習生卻保管了一條帶有總統精液的裙子。這醜聞最終引發的,是一場彈劾危機。
然而,結果卻是有驚無險,彈劾未有通過,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克林頓擔任總統期間,美國各方面均錄得正面積極的發展,簡單就是政績輾壓了一切。作為冷戰結束後的首位美國總統,克林頓無論在經濟、財政及外交上,都達到令民眾滿意的水平,縱使性醜聞令他支持率一度下跌,但捱過之後,他依然以超高民意支持率結束任期。性醜聞對他從政生涯的傷害,微乎其微。
另一個陷入性醜聞的著名政治人物,是前英國首相約翰遜,婚外情,而且不止一次,其中一個對象更是女企業家,涉及利益輸送,但最終對他的政治生涯同樣沒有影響,他拜相更是在所有婚外情事件之後。同樣是英國,為甚麼民眾對於對婚姻不忠的首相,似乎有較大的容忍程度,遠大於對王子玩女的?歸根究底,就是大家不知王子做甚麼,對社會有甚麼貢獻。
克林頓的政績,約翰遜的才智,成為了他們出現醜聞的救命符。
相對王子,一來他牽涉的不止是醜聞,甚至有機會是罪行,較難進行形象改造工程;二來要數他的政績,確實也數不出甚麼,因為平常他根本無事可做,就算想證明自己,也不知可以做甚麼。「躺平到要去玩女?」這或許就是吸引怒氣的主因。
公平嗎?當然不公平。或許當個低調的有錢人,才最能享受人生。
羅是揚
【羅是揚專欄】王子VS總統,性醜聞也能全身而退?
羅是揚專欄 - 羅是揚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