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與貴 決定入市策略
廣告
一般投資者都有一個錯誤的概念,就是以為股價「升得多就是貴」及「跌得多就是平」,然而這是錯誤的,因為一間企業,如果只值1億元,就算市值由100億元跌至5億元,也屬貴水平。因此,投資者要有估值的概念,計算企業價值後,比較現時的市場價值,就能知道這刻股價的平或貴,
從而作出適當的投資策略。
閱讀全文
投資者要留意,估值只是一個概念,沒有絕對的答案。
投資者用不同的方法估值,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一間企業的價值,或有機會出現不同的答案;同時,估值會因應大環境改變,以及企業的經營情況而有所改變。
業務價值是估值核心
雖然有些估值得出一個數值;但有些則得出一個範圍。企業估值若集中一點較為容易出錯,建議投資者加上一個「緩衝區」,得出一個範圍參考更好。
不同的企業,適用不同的估值方法,因此,投資者首先要用適合該企業的方法,如果有幾種方法都適用,就可以同時用幾種方法計算,令估值更為立體。
一家企業的價值,主要是由「業務價值」與「資產價值」組成。大部分的估值方法是從業務價值層面著手,由於投資者買股票(即是買入一間企業),主要是將來業務的發展,因此,業務價值是估值的核心;資產價值是輔助。
不過,當一間企業擁有的資產,有很高的市場價值時,市場都會計算資產價值,成為企業價值的其中一部分。
同時,當股價已跌到十分低殘時,市場就會考慮資產價值,作為一個類似最低價值的底線,即是「爛船都有三斤釘」的概念。
因此,投資者會同時計算一間企業的業務價值及資產價值,令最後估值的數目更為立體。
6類估值方法和應用
以下簡單介紹一些估值方法及應用,留意,每一種估值方法,都會適用於不同的投資工具,以及不同的企業,投資者要明白每種估值方法背後的原理,然後才能有效運用。
(一)現金流折現法:適合大部分投資工具,是較為正統的估值方法。這方法如果應用在現金流穩定、有年期的項目,會更佳;
(二)股息折現法:只適合收息股,同時要業務穩定、派息穩定、派息比率高的類別,以股息作為計算估值的核心;
(三)市賬率估值法:只適合資產型的企業,可作為輔助的工具,適合擁有較多及變現較強資產的企業;
(四)市盈率估值法:適合大部分的企業,但投資者運用時,要留意盈利的代表性;
(五)市銷率估值法:只適合有銷售概念的企業,但由於每間企業的經營模式不同,銷售額的代表性不同,因此,只能視為輔助估值法;
(六)EV/EBITDA:原理與市盈率類似,若果企業折舊數字較多,有機會令市盈率的代表性減少,投資者就會用這種估值方法。
由於掌握估值就能得知企業「平貴度」,從而制定適當的投資策略,故建議讀者多花時間學習,對投資有幫助。
撰文:龔成
勁一專欄 - 龔成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dige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