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論盡股壇 - 黃偉康 2012年11月22日

論盡股壇 - 黃偉康 2012年11月22日
黃偉康 論盡股壇 為誰而生?
曾經有一個前輩跟我說,你不是要在自己的公司生存,而是應該考慮如何在行業裏生存,這句說話十分有意義,所以我記到現在,並視之為自己工作的座右銘。

要知道現在不少人工作,為了生存,都會討
好自己的上司、老闆,所以不少公司,出現了不少「Yes Man」,即是老闆、上司說甚麼,都只會回答Yes,結果大部分老闆或上司,都會覺得自己的決定是對的,又或者不少員工會因而被他們的上司、老闆利用,最後這家公司的質素每下愈況,同時這個員工可能成功在這家公司生存,但最後卻無法繼續在這個行業打滾下去。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提到,網上社區「Escape the City」對75名正在從事金融行業的人或近期離職的金融從業者進行調查,當他們被問到薪金會否令他們改變對金融行業厭惡的想法時,36%的受訪者答案居然是「我的靈魂不能掛牌出售」。

為行業?為公司?
「Escape the City」合夥人、前銀行家Mike Howe表示,錢不再是金融業從業員考慮的主要因素,原因是他們感覺從事的職業與他們的價值不匹配。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心理學教授Christina Maslach研究過金融業人士對工作不滿之原因,她認為公平感和價值感通常在一個人對工作感到厭倦,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她認為銀行業人才希望轉換行業的趨勢,與1999年前後,當互聯網泡沫爆破時類近。開始的時候,科技公司的從業員很多時會標榜自己工作壓力很大,但收入很高,住的地方很豪華,同時開的車很漂亮,但當泡沫爆破,人才開始流失,因為這些公司工作條件變得艱苦,同時公司的前景變得模糊,因此令員工士氣變得低落。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永遠逃離金融行業,市場上亦有不少銀行家會在離職後1至2年,重操故業。正如2009年Andy Frankenberger離開他工作了14年的股票衍生品交易員崗位後,從2010年開始參加撲克聯賽,結果到目前為止已經贏得250萬美元獎金,同時他不排除回歸銀行業,甚至自己創立對沖基金的可能性。不過,問題是當一個交易員離職後轉戰賭業,這是否一個諷刺?同時如果Andy Frankenberger有朝一日真的回歸金融界,是否代表他會視金融業為一個賭場?

或者上述問題,我問得有點天真,可是如果金融業繼續維持一個「賭場」的角色,這是否等同於金融業再不能有穀底反彈的機會?如果真的如此,那麼到底會有更多人才流失?還是仍然會有人到金融業冒險?同時各金融界的專才,到底是為公司生存?還是為行業而生存?

黃偉康 (逢周一至周五見報)
筆者為獨立股評人
wong.waihong@yahoo.com
weibo.com/wongwaihong
論盡股壇 - 黃偉康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