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觀點 - 施永青
佔領中環與商界取態
(2013年03月19日)
【am730專欄】有學者在討論佔領中環問題時,提出了一個一直被香港民主運動忽視的問題——如何爭取商界加入成為民主運動的支持者。
民主運動是要爭取憲政改革,涉及社會上所有階層的利益,需要全民參與,才能取得成功。在大多數已有民主政制的國家,如要修改憲法,也不會只要求簡單的多數就予以通過,以免修憲雖獲議會通過,卻引起社會層面的分裂,導致社會長期動盪不安,經濟發展被拖累,人民生活質素倒退。此之所以,即使是有限公司修改重要的公司章程,亦會要求超過四分之三的多數支持,才能獲得通過。
商界是社會的一個主要持份者,人數雖然不多,卻掌握著社會的主要經濟命脈,未獲商界支持的憲政改革,即使成功,得來的也是一個爛攤子。現時西方的民主政制,都有商界的代表參與,並有一定的機制去反映商界的訴求。
然而,長期以來,香港民主運動的組織者,皆視商界為運動的反動力量,從來沒有設想爭取商界一起來支持民主運動。現時商界的普遍感覺是:搞民主運動的人都仇視商界,一旦他們成功,商界的利益就會被犧牲。試問在這種感覺下,怎叫香港的商界支持香港的民主運動?
其實,商界在本質上都不抗拒民主,歷史上西方的民主改革,都離不開商界的積極參與。香港的商人大都有接觸過內地的營商環境,嘗過沒有法治的滋味。他們知道,民主是法治的最佳保障,他們不可能不支持民主。
但另一方面,成功的商人都是社會的既得利益者,既然在現有的制度下他們也可以獲利,他們就不想現有的制度出現大變。他們擔心,一旦變得太多,他們就會比之前更難獲利。此之所以,商界大多在政治改革上取態較為保守,希望循序漸進,令他們較容易適應。
此外,商界由於身上都背著一個大攤子,既然已作了這麼多的投資,自然不想冒風險。他們的取態會比較現實,不會只顧理想,不理後果。以佔領中環為例,他們要權衡付出的代價,與可能得到的成果。
如果癱軟中環三數天,就可以換來民主政制,他們可以接受中環被癱瘓期間的經濟損失。但若果癱瘓中環曠日持久,中央又不讓步,那他們就損失慘重,卻一無所得,甚至會被中共秋後算帳,後果可以十分嚴重。這導致他們不敢輕率出來表態。
他們更擔心,一旦場面失控,政府會被迫宣布社會進入緊急狀態,而激進派亦會乘機發動街頭鬥爭,那中環就可能變成埃及開羅的解放廣場,香港從此永無寧日。商界覺得,要冒這麼大的風險,去爭取一項未有把握的目標,並不值得。
上一篇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