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3年4月16日 星期二

論盡股壇 - 黃偉康 2013年4月16日

論盡股壇 - 黃偉康 2013年4月16日
黃偉康 論盡股壇 高薪令人愚蠢
如果說錢不能使人快樂,可能會有不少人反對,因為錢可以帶來樓、車、名牌、豪華旅行團……,所以錢怎可能不令人快樂?不過,看一看美國過去50年的經濟發展,與快樂指數背道而馳,大家是否應該重新考慮,錢是否可以令人快樂?

據心理學家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以及經濟學家萊雅德(Richard Layard)的研究顯示,GDP增長並不代表整體生活滿意度提升,所以當各國不斷追求GDP增長時,其實可能是本末倒置,同時亦會為日後的經濟埋下炸彈,因為如果國民無法跟隨GDP增長而變得更開心,這個國家的生產力真的可以持續嗎?同時,這個國家的政治氣候,又真的可以持續穩定嗎?當然,仍然會有人對以上理論作出質疑,最簡單的例子是如果各位買了股票,最終當然希望股價上升,而並非下跌,因為股價上升才可以令財富增加,所以股價上升應該可以令人快樂,股民絕對不會因為股價下跌而感到快慰。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金錢其實仍然沒法令人快樂,投資股票而股價上升,從而令財富增值,這個程序其實是由於金錢令人產生了動機。美國於1953年曾經作出一個實驗,要求實驗者在單槓上停留一段時間,結果大部分人只可以支持45秒,之後研究員將部分人催眠,發現他們平均可以支撐75秒;不過,如果跟進行實驗的人士說,如果支撐持久一點,可以獲得5美元(在1950年代是不錯的金額)作為獎勵,不少實驗者平均可以支撐110秒。由此可見,金錢可以令人工作更堅持,但不代表可以令人更快樂。仍然不明白?行為學教授艾瑞利(Dan Ariely)著作《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提出數個論點,去證明金錢不會令人更聰明地工作,反會令人的創意及解決問題能力降低。他其中一個論點為一般人相信,只要付出更高工資,工人便會愈努力工作,從而令生產提升,不過實際情況是如果工資訂得太高,生產力反而會下降,因為人會把得失看得太重,從而產生壓力,並影響人的思考能力,特別是需要腦力的工作。最佳例子是金融海嘯前,一班投資銀行高層,享有過億美元計的花紅,最後他們不單沒有很好的決策,反而為金融市場帶來危機。由此可見,金錢本身是可以為人類帶來反效果,或者副作用,但不少讀者仍然質疑,金錢不等於快樂的定義,甚至會質疑這和經濟發展有何關連。不用心急,明日再談。

黃偉康 (逢周一至周五見報)
筆者為獨立股評人
wong.waihong@yahoo.com
weibo.com/wongwaihong
論盡股壇 - 黃偉康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