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2013年7月31日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2013年7月31日



上周日(7月28日)中國審計署發電通告各地審計廳要擴大至鄉鎮級的各地方政府,進行債務審計。一查數,各地政府加A股齊齊腳軟,但昨日A股稍回升,除了是人行泵水外,一個原因可能是這個審計,不是深挖「黑洞」,而只是大範圍小排查,不是查全盤數,只是查小盤數。

周日的公布是查三個月,周二進一步了解只是查到9月30日,即只查兩個月。地方債有顯性與隱性之分,顯性是明明白白,有齊文件的,這多是銀行債;隱性的則是文件不齊,拍心口、指鼻哥,而借來的,亦有是左閃右避,從計劃借債的一日開始,已經部署好不易被查出的表外債。

顯性債與隱性債的最大分別是,顯性債涉銀行系統,金融體系一旦有過大額的債還不來,如不是由阿爺?,就是要由銀行體系?;銀行體系?不起,即是銀行要執笠,打擊面太大中央定不願見到。至於隱性債既是拍心口、指鼻哥的不可告人,有貪腐成分的借貸,中央最好便不理,由拍心口,指鼻哥的人去搞掂;搞不掂,就任由「黑幫火併」,死了壞人,世界便太平。

為內銀拆彈
周一時,筆者還以為中央的擴大範圍是來個深挖洞,但愈看資料,則到周二時已漸感到中央今次是擴大調查範圍,查到鄉鎮級,但由於只查兩個月,以這個短時間怕只能查出顯性債,即是查清地方債與銀行貸之間的轇轕便了,原因一如前述,只要查到地方是有足夠償還能力便是,如不足夠再想方法,一就是中央補,一就是地方賣資產;一就是在中央與地方財政收入、支出間做些平衡,這個平衡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此即會修改中央與地方的財政與福利收支的關係,這將會要立法,估計最終中央還是要行這一步。

如果這次大範圍、小排查真的是只查到地方與銀行間債務的話,則對內銀言,最終應是好事,起碼這方面的呆壞帳(如有的話),將被公布出來,這便為內銀股拆了個炸彈,有利後市。當然內銀股還有其他炸彈,對投資者言,拆得一個就一個,而且這個彈一拆,即是中央不想銀行死。

審計廳官員於7月28日的周末已進行培訓,八月一日便入場審計,這兩天的培訓資料就反映了會審計甚麼,估計稍後會有資料編出來,今時筆者替大家找人模擬培訓資料來,信不信由你:

審計應查清下列:
甚麼是地方政府性債務?具體包括哪些?地方政府舉債是否符合現行法規?地方政府向誰借錢?怎麼還錢?怎麼花錢?此前,一些國際金融機構預測,我國地方政府債務可能失控,是否屬實?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中央財經大學教授王庸軍、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等專家學者接受了《新京報》採訪,作出了解讀。

債務審計都審計甚麼?
2011年內地國辦下發通知,圈定了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的四大審計重點:摸清債務規模、結構及增減變化;分清債務類型﹔分析債務償還能力,揭示存在的風險隱患;債務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等。葉青認為,本次審計也將主要包含上述內容。其中,「摸清債務規模」主要是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特別是地方政府藉助信託、BT(建設-移交)、違規集資等手段,變相融資所獲得的資金規模。此是防範金融風險的重點。

「債務償還能力」將分析地方政府的四項指標:債務率、償債率、逾期債務率、借新還舊償債率。上述四項指標可反映出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今年對36個地區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表明,不少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堪憂:九個省會城市債務率超過100%,最高的達219.57%﹔13個省會城市償債率超過20%,最高的達67.69%﹔5個省會城市借新還舊率超過20%,最高的達38.01%﹔2個省會城市逾期債務率超過10%,最高的達16.36%。

何謂地方政府性債務?
2011年首次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內地國務院曾下發文件,其中明確了地方政府性債務的概念和範圍。地方政府性債務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其他相關債務。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是指確定由財政資金償還、政府負有直接償債責任的債務,例如地方政府債券。地方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是指因地方政府(包括政府部門和機構)提供直接或間接擔保,當債務人無法償還債務時,政府負有連帶償還責任的債務。例如政府融資平台公司向企業舉借的債務。

兩者主要區別在於,前者的償債資金由政府財政負擔﹔後者的償債資金則來源債務單位的預期收入。其他相關債務,是指政府融資平台公司、經費補助事業單位等舉借的債務,由非財政資金償還,但地方政府沒有提供擔保。據法律規定,該類債務政府沒有償債責任,但如果債務單位出現了債務危機,政府應承擔救助責任,因此也劃入地方政府性債務範疇。

誰是地方政府債權人?
據內地審計署副審計長董大勝今(2013)年三月通報,目前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總額為15兆(以人民幣計價,以下同)至18兆。巨額地方債務,錢從哪裏借來?

內地審計署2011年的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和今年的36個地區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顯示,地方政府債務「債權人」主要有三方:銀行、地方債券、其他單位和個人。銀行一直是「最大債權人」。在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中,銀行貸款佔79.01%;截至去年底,36個地區的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中,銀行貸款佔78.07%。對比36個地區2010年底、2012年底的債務餘額發現,兩年來銀行貸款佔比下降5.6%,而地方債券、其他單位和個人,分別增長62.32%、125.26%。

為何「其他單位和個人」增幅高達125.26%?內地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上月的審計報告透露了部分端倪,一些地區違規集資、變相融資,金額高達2,181億。例如,江蘇省如皋市經濟技術開發區,2008年至今,已向公眾四次集資,承諾利息最高達14%。

按規定,地方政府性債務資金,須用於公益性專案建設。2011年的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表明,用於市政建設、交通運輸、土地收儲整理、科教文?及保障性住房、農林水利建設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專案的支出,佔86.54%。7575.89億花到了「其他專案」,佔7.89%。

審計署未通報「其他專案」的具體內容,但指出,一些地方和單位將債務資金違規投入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甚至修建樓堂館所。還有一部分債務資金,投向了高能耗、高汙染、產能過剩專案,以及低水平重複建設專案。此外,2011年審計還發現,19.94億債務資金被損失浪費。

今年對36個地區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表明,用於公益性、基礎設施專案的支出,佔92.14%。審計署特意通報稱,對比兩年前,該36個地區用於交通運輸、保障性住房、土地收儲、市政建設這四項的支出,均有增長。但仍有一些地方政府「挪用」債務資金。審計發現,共計378.16億債務資金,用於非公益性、基礎設施專案,或用來歸還到期債務。

地方政府如何還債?
據光大證券等金融機構測算,下半年,大約1,270億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到期,為2000年以來最高。明年到期的債務達2,088億元,比今年增加10%。數千億的債務進入償債高峰期,地方政府怎麼還?

內地審計署發布的審計公告表明,從1979年至今,土地出讓收入一直是地方政府主要還債來源。2011年對全國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發現,12個省、307個市、1,131個縣承諾用土地出讓收入,作為償債來源,債務資金量佔37.96%。地方政府的其他還債來源,還有債務單位的事業收入,如高校的學費收入﹔經營收入,如車輛通行費收入等。

由於預期收入不穩定,一些地方政府陷入「拆東牆補西牆」、「舉新債還舊債」的「惡性迴圈」中。以車輛通行費收入為例,2010年,大陸全國高速公路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借新還舊率高達54.64%,審計署分析的原因為「部分地區的高速公路處於建設期和運營初期,其收費收入不足以償還債務本息,主要依靠舉借新債償還」。

《預演算法》規定,「除法律和國務院文件另有規定外,地方政府不得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既然法律不允許地方發行債券,那10餘兆的債務是怎麼來的呢?據了解,地方政府債務最早可追溯到1979年,當年有八個縣區舉借了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至2010年底,大陸全國僅54個縣級政府沒有舉借政府性債務。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表示,雖然法律嚴禁地方發行債券,但未禁止地方政府設立的公司舉債。因此,地方政府通過組建融資平台公司,繞開法律約束。據內地審計署去年公布的資料,全國涉及地方政府性債務的融資平台公司有6,576家。融資平台的最早雛形,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廣東採取了「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政策。1994年分稅制改革後,地方政府開始更多依賴融資平台,籌措資金。葉青說,融資平台大多有政府背景,容易獲得銀行貸款、發行城投債。但是,融資平台的具體舉債規模和償債能力審核,並未納入人大審議。所以相當一部分債務,成了隱形債務。

到此,大家培訓完畢,應已成為地方債務審計組員,但如何據此來炒股?請細心想,稍後談。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