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4年4月1日 星期二

國際視野 - 王冠一 2014年4月1日

國際視野 - 王冠一 2014年4月1日

高頻交易 有違公平?2014-04-01
最近美國有位財經作家寫了一本關於高頻交易的書,直斥高頻交易令美國股票市場變得愈來愈不公平,大莊家因而可以佔盡散戶便宜。

這位財經作家名叫米高劉易斯(Michael Lewis),昨天才正式出版的新書名為”Flash Boys: A Wall Street Revolt”。米高透過這本書,揭露高頻交易商擁有的超級電腦,不單只落盤較散戶快,最重要的是,這些高科技還可以協助交易商造市。

米高認為,如果美國證交會(SEC)相信高頻交易技術存在造市能力,就不應該繼續袖手旁觀,任由小投資者被魚肉。

根據米高的講法,高頻交易商造市的手法,主要是利用超級電腦,在最短時間內,計算出股民的策略,然後採取針對性的投資策略賺錢。舉例講,如果高頻交易商發現其客戶瞄準了某隻股票,並且知道該客戶打算在甚麼價位買入,於是高頻交易所便會趁該股「未到價」前,搶先買入,然後立刻轉售予該客戶,從中賺取差價。辦法是在極短時間內(可能不足一秒的時間),開出大量買盤或沽盤,然後又立即取消落盤,這樣便好容易造成股票價格錯配的現象(Price Dislocation),令股票價格產生波動。小股民見某隻股票價格大上大落,自然會心動想等機會「撈平貨」,於是高頻交易商便可以根據小股民的落盤來搵食。

表面上,該客戶似乎沒有損失(因為仍能按心目中價位買入目標股票),但交易商從這事例中,已經成功「抽水」。小股民雖然沒有被騙,但市場的確存在資訊不公的問題!根據美國證監法例的定義,其實這一樣屬於「造市」行為。不過,由於整個運作在瞬間完成,所以往往難以證明交易商「造市」。

米高指摘,繼續容許高頻交易繼續存在,只會造就三種贏家:證券交易所(因為保證市場有大量交易)、華爾街的銀行(因為擁有大量證券客戶基礎作為搵食對象)、及高頻交易商(毋須理會大市升跌,只要針對客戶的策略便有錢賺);至於輸家,則是所有美股的投資者。因此,米高提出兩點改革:首先,在法例上重申資訊公平(Information Efficiency)的大原則 (因為目前高頻交易商正利用速度,獲得資訊優勢;其次,監管機構要有工具,調查類似的造市行為。

其實,美國證交會正研發一套名為Consolidated Audit Trail(綜合線索跟蹤)的工具,計劃記錄交易商的每宗報價、股市的每宗交易及相關參與者的身分,從而區分真正的投資行為與造市行為。

有統計指出,目前美股平均只有不足1%的大盤最終能夠成交(不排除當中大部分只是用來製造股價波動的工具)。因此,監管機構不妨考慮,加強對大盤成交比例低於30%的交易商的監察,這樣至少可以起到阻嚇作用。

值得留意的是,有份在美國引進高頻交易的高盛,如今主動放棄發展高頻交易,改為夥拍一些基金與信託公司,共同推廣IEX作為新一代透明度更高,交易程序更簡單的股票交易平台。似乎高盛已經預視到,高頻交易將會是明日黃花。

王冠一財經頻道
國際視野 - 王冠一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