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前的財務考慮
下周一是文憑試放榜,莘莘學子苦讀多年,都希望取得好成績,跨過大學門檻,展開學習知識的新里程。同學在文憑試考得好成績進入大學,固然高興;但如果考得不太理想,就要小心部署,以免在透過借貸(如政府免入息審查貸款)繳交升學的學費後,但畢業時未能學以致用,找不到理想工作,以致日後清還貸款困難,更甚者影響長遠的財務計劃。
有些大學或專上學院既有政府資助的學士課程,也有自資的學士課程。同學在升學時,要清楚了解心儀課程的特色及出路,以免誤會了名稱相近,但獲取學?有所不同的課程。過往有同學想進入教育行業,春風化雨,但當他入讀和某政府資助課程名稱相近的自資學士課程後,才發覺就算修畢該課程,也不能跟從前者畢業生的程序申請教師資格。
雖然自資課程的課程簡介已說明兩者分別及就業前景,只是同學沒有理會課程章程,加上「想當然以為馮京同馬涼差不多」的想法,所以走了冤枉路,花了冤枉錢,最後得再花一筆錢修讀特定的銜接課程才可申請教師資格。
要知道政府已有多年沒有加大學學費,現時獲政府資助的全日制學士課程學費每年$42,100,修讀四年是$168,400,若是五年的專業課程,便是$210,500。一般的自資學士課程學費每年可達$80,000或以上,修讀四年達$320,000,而在上述個案中,同學要修讀特定的銜接課程約$50,000,所以該同學便花上近$370,000完成學業。如果同學是靠貸款繳付學費,畢業後便背上沉重的債務。
其實,修讀自資學士課程不是成績稍遜的同學唯一的選擇。同學也可考慮副學士學位加政府資助的銜接學士學位(即大學三、四年級供副學位畢業生銜接學額)。後者的方法當然有利有弊,好處是在順利銜接後,整體學費的支出可以較前者少,但弊處是萬一銜接不到政府資助的高年級學額,便需要在完成副學位後和其他人再次競爭,爭奪自資銜接學士課程的學額,或是持有副學位資歷進入社會工作。
另一常見現象是同學急於升學,毫不理會自己對該課程是否有興趣,或是能力是否應付得來,便入讀某些學士或副學位課程。然而,由於興趣不高或能力所限,同學的學習進度跟不上,每學期的成績慘不忍睹,最後更在修業期間被勒令退學,結果是錢花掉了,卻沒有如願取得學位。如果學費是透過借貸繳交,失學後還款更是一個問題。同學在升學前要多加留意,最重要的是有一技傍身,而不是一紙文憑。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