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觀點 - 施永青
從打的補貼看電商競爭
2014年08月07日
國內召的士Apps「快的打車」和「滴滴打車」。(互聯網)
阿里巴巴與騰訊的成功,令內地人對電子商務趨之若鶩。用家都樂於嘗試,以示自己跟得上潮流,資金勇於冒險,以免走失山雞變鳳凰的機會。世上其他地方的人,缺乏內地人這股熱情與沉醉,所以互聯網商務的發展,反及不上中國大陸。
以利用手機Apps召的士為例,純從技術角度去看,並不算甚麼新突破。其他地方要模仿,一點不會難,但一定不會像內地流行得這麼快,可以在短期內就吸引過億乘客使用。
乘客只要下載了有關軟件,就可以透過手機落單召的士,說明自己想去的地方,與當時的所在地,三公里內的的士司機如果已是系統成員,就可以收到訊息,搶接應召;功能與Call台的電召服務分別不大;只不過這類系統可利用電子地圖知道的士司機的位置,可以選擇性地向相對鄰近的司機發放叫車訊息。
由於要做這種「生意」的技術門檻不算高,在開始時有四十多款Apps在市場上競爭。經過一番混戰,現在只剩下騰訊的「滴滴打車」與阿里巴巴的「快的打車」。
他們能夠勝出,與他們的軟件設計或營商模式可能關係不大,因為他們都不願在這兩方面進行比併。他們在社會主義中國,用最資本主義的方式比併,比誰的資本夠多。
他們根本不研究商業模式──如何賺錢,而是鬥燒錢。照道理,這種可以方便乘客叫車,方便司機應接的Apps,應向乘客或司機收費才是。但這兩家公司不但不收費,而且向用者補貼,同時補貼給乘客與司機。一個乘客每日有兩次配額,司機則沒有次數上限。補貼的金額,不時隨競爭的形勢而改變,少則一程補3元,多則一程獎勵15元。他們還有每日抽獎,抽中可以免費打車,每日有一萬個名額。即使不打車的人,只要肯下載Apps,都有獎勵。結果,這兩家公司當然沒有錢賺,而且每季花費在補貼上的錢都數以億計。在這種情況下,其他財力不足的公司都相繼倒下,市場被這兩家公司壟斷,有創意但資本不足的小公司,根本沒有生存空間。可惜,有關部門卻視若無睹,任由資本主義在社會主義國家肆虐。
讀者可能會覺得奇怪,做生意為何不研究如何賺錢,而只各出奇謀地向用戶送錢?原來他們是想借打的的需要去推介他們手機支付模式。由於付車費與補貼都是用手機轉帳的,誰想享受補貼優惠就得下載軟件開戶口。用戶在這些戶口裏若有餘額,他們會提供可觀的利息,吸引用戶把原先放進銀行裏的錢也放進去。那他們的支付戶口就變成存款戶口。他們就可以涉足銀行業務。
銀行要增加一個新戶口,成本約為三百元。但這兩家公司借打的補貼,吸引了逾億個客戶開了存款戶口。銀行要花三百億元才能做到的事,他們花了十幾億就做到了,實在有本事。現在得看他們是否真的有創新的方法去做好銀行業務了。
回首頁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