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

青心直說 - 胡孟青 2015年6月17日

青心直說 - 胡孟青 2015年6月17日


青心直說:競爭理論謬誤


■市場對兩電利潤管制與引入競爭的討論,亦難免有罔顧現實情況之嫌。 資料圖片



一個社會以至是全世界,若缺乏多元聲音,都變得單調而且貧乏。正如不同的人看同一家企業,有人看山是山,有人看山不是山,關鍵在背後理據是否充份。

假設多不切實際
自由市場信徒篤信有競爭才有

進步,誠然在公平競爭下的自由市場,消費者擁有的是向哪家產品或服務提供者的選擇權,服務提供者會為爭取生意、發揮規模經營效益而提升產品與服務質素。經濟學書本理論更告訴我們,有競爭的市場經濟可更有效地進行資源配置,通過引入競爭機制,可以提高系統營運效率,最終可降低電價,減輕用戶負擔。

可惜,理論歸理論,在實際上接近寡頭壟斷的發電市場,對於從壟斷經營走向市場競爭變革的討論,卻牽扯出不少討論基礎上的謬誤。

把Bertrand的價格競爭模型應用於對兩電的假設,共通點是寡頭兼同質性(即兩家產品可完全成為對方替代品),寡頭競爭者不會涉及串謀行為,更重要的假設是,企業在定價決策時,認為其他企業價格是不會改變的。產量則邊際成本等於邊際利潤即等於價格來確定,每家利潤為零。該模型認為,只要有一個競爭對手的存在,企業行為就會與完全競爭相同,關鍵在價格層面。惟Bertrand模型存在著一個重要假設:企業生產能力是沒有限制的,如此,只要一家企業的產品銷售理想,即可不斷無止境增加產量,直至實現完全壟斷、獨自供應整個市場。

企業能否成功搶佔抑或完全喪失市場銷售份額,都是價格使然。試想,假如產能是有限制的,除非單一企業能滿足整個市場的需求,否則消費者自會退而求其次,以較高價格買進其他企業的產品,如此價格才不會降至邊際成本的水平。

另一競爭模型為Cournot模型,與前者最大分別是,Cournot是透過產量進行競爭,Bertrand則透過價格達至競爭效果,任何研究模型,都有著其理想主義一面,源於過多不切實際的假設,也源於忽略了對市場深度與廣度的考量,自由市場未必最具效率,有競爭亦未必有進步,有管制利潤的戰略性行業或與民生高度關連的公用事業,兩個模型都難以適用,市場對兩電利潤管制與引入競爭的討論,亦難免有罔顧現實情況之嫌。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心直說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