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論 - 林少陽 2015年10月14日
立論:基金跑贏大市屬異數
■普羅市場見強積金業績都「一肚火」。 資料圖片
帶領全球指數基金及ETF潮流的領航集團(Vanguard)創辦人博格爾(John Bogle)罕有接受本港財經雜誌訪問,雖然受訪內容不少均屬老生常談,但是由一位年近古稀(86歲)的老人家娓娓道來,讀者卻有如獲至寶的感覺。
領航的低成本指數基金產品,與全球主動型基金對打對台。假如你相信人類社會是由屁股指揮腦袋的話,以我作為基金經理的身份,當然不大可能對博老言聽計從。不過,我認為任何一位有自知之明的人,都應該有道德勇氣超越其社會階級地位,一言一行均從社會的總體利益出發,而不是個人或其階級利益。
指數基金帶來挑戰
美國的基金市場,是一個結構成熟的機構投資者市場,亦是一個典型的資訊(幾乎)完全流通的市場。機構投資者在這個市場中困獸鬥,根據大數定律,行業的平均投資回報其實就等同於市場的平均回報。不過,在扣除基金經理收取的管理費用及買賣股票的交易成本之後,整個基金行業的平均回報,必然跑輸指數。在統計上來說,博老提倡的指數基金投資法,邏輯推論不大可能會出錯。
當然,每年總會有基金經理的表現跑贏大市,但這批精英份子(抑或是幸運兒?)只是行業裏的異數,在扣除成本之後,跑輸大市的基金仍佔多數。不錯,的確有個別基金經理年復年地持續跑贏大市,但是若不是花費過一番苦功,要在絕大部份平凡的基金經理之中,選擇出優秀的基金經理,其困難程度未必低得過揀中一隻優秀的股票。
因此,對很多小投資者來說,與其花心機揀基金經理,不如做懶人,投資於交易成本相對低廉的指數基金。可想而知,基金管理行業過去十幾廿年,確實面對著指數基金尤其是ETF的嚴峻挑戰。基金經理若不能證明自己具備為投資者增值的能力,最終的結果將是被市場力量所淘汰。
強積金制度待優化
以上言論,當然是假設市場力量不受制度及政府部門因循苟且的掣肘,以及假設每位小投資者都務必為自身利益而作出最理智的決定。長期表現平平無奇甚至是經常跑輸大市的基金,依然大有市場,皆因他們從屬於大型的基金公司,而相關的金融機構擁有龐大的銷售團隊,銀行、保險公司及獨立投資顧問在龐大的利益之下,當然是捨難取易,推銷一些傭金最高及品牌效應最大的產品。投資者的利益,在推銷的過程中未必是最重要的一個考慮。
即使如此,畢竟本港的基金市場還算是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政府硬叉一腳可能有反效果。本港強積金市場一開始已不是自由市場的產物,僱員被逼買入由少數大型基金公司寡頭壟斷的強積金。市民認為這批基金坐享其成賺取厚利,但有份參與的基金公司,卻曾經向我這位局外人投訴,嫌利錢太少掣肘多多,而普羅市場每次見到強積金業績更加是一肚火。既然買賣雙方均對現實不滿,我們有為的特區政府,是否應想想辦法優化這個行之無效的強積金制度?
林少陽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本欄逢周三刊出
林少陽
立論 - 林少陽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