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

施永青 am730C觀點 2015年11月27日

施永青 am730C觀點 2015年11月27日


C觀點 - 施永青
免費教育大都欠效
2015年11月27日



經常聽到香港的家長投訴香港的教育不好﹔不過,近期接觸到一些外國回來的朋友,發現外國的情況不見得比香港好;尤其是一些由政府提供的免費教育,質素大部分比不上民間提供的收費教育。

以香港家長喜歡送子女去留學的美國為例,辦

得好的主要是私立大學。如果是社區性的官立中小學,香港的家長沒有幾多個敢送子女去接受「鍛煉」。

據在美國從事教育工作的朋友告訴我,這類學校根本難有教育成效,因為老師很多時連課堂秩序都沒法維持,很難有效地進行課堂教育。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很多學生的基本知識都不達標,如果老師按課程去教,學生根本跟不上。想聽也聽不明,秩序怎會好﹖

這類學校的學生,大都來自基層,有些還是來自破碎家庭,家長根本很難在家裏配合,令教師在校內獨力難支。眼見學生吸毒、欺淩同學,也只能隻眼開隻眼閉,導致學校根本缺乏一個可供學生學習的環境。

然而,教育當局又似乎無計可施,因為一提出一些對教師更高的要求,就會受到教師工會的反對。結果政府對做得不好的教師都沒辦法,做得好的教師自然感到氣餒。

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讀完中學也沒有小學的程度﹔進入社會後,很難找到適當的工作,只能為社會帶來負擔與麻煩。

我這位朋友過去亦在香港生活過。他反而懷念未有免費教育的年代。他覺得教育是個人自己的最大投資,學費由政府承擔,反而令學生失去動力。他說,他自己以前努力學習,很重要的原因是知道父母要供他讀書工作得很辛苦。

當年,他為了入讀好的學校,唯有努力發奮,以一個好的成績去爭取名校收他。他當時也感到有很大壓力,但他覺得有壓力才有進步。社會上有競爭,無可避免會在學校裏反映出來。要學生在一個沒有壓力與沒有競爭的環境下長大,反而會令學生將來難以適應社會。

他比較贊成佛利民主張的「學券制」,由政府直接把學費代用券發給學生家長(不是發現金津貼,家長只能用「學券」來交學費,再由學校向政府套現)﹔這樣,家長就可以有為子女報讀學校的選擇權,而不用靠入住好的「校網區」。

另一方面,學校亦可以取回收生的自主權,無需為了獲得派位,而在辦學方針上處處遷就政府所訂的條條框框。這樣,教育就可以百花齊放,在各自競爭之下,令教育質素提升得更快。

現時社會上爭論得很激烈的TSA制度,其實就是因為政府要負責派位才衍生出來的。派位要派得公平合理,政府就不得不事前先做評核(TSA)﹔要評核就得做測驗考試,對學生就會有壓力。要反對TSA,最好的做法是不用政府派位。

(因版面調動,專欄《閒日》延至周一刊登,敬希垂注。)

回首頁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