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不平衡難解決 2015-12-7
曾幾何時,面對中國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及投資需要,非洲經濟乘勢踏入長達十五年的增長期。不過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加上商品價格大跌,「非洲崛起」概念亦面對重大考驗。IMF 預計,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今年經濟增速,將降至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其中八個主要
石油出口國,包括尼日利亞和安哥拉的經濟增長預測,由 7%下調至 3.5%。
這與中國投資減少息息相關。今年上半年,中國在非洲綠地項目及現有項目擴建上的跨境投資按年大減 84%,按年由超過35億美元降至不足 6 億美元。亦有跡象顯示,新興市場的外商直接投資已由高位急回:根據國際金融協會的數據,新興市場的資本流入與 GDP 的比例,已從 2007 年的 8% 高位,跌至今年的只有 2% 左右。
中資對非洲大型項目的投資減少,不過對原材料的興趣有增無減。2015 年上半年,中國在非洲石油、天然氣、煤炭和金屬等項目的投資,按年倍增至近 3 億美元。此舉不禁令人懷疑、中國藉商品價格疲弱,進一步開採非洲的天然資源,並以較低廉的價錢增持這些大宗商品。
石油和金屬價格的大幅下跌亦動搖中非經貿合作。由於商品價格下滑,使得非洲的出口貨值大縮水。標準銀行預計,今年非洲對中國的出口總值將劇減 600 億美元,跌幅高達 40%。假如中國對非洲出口持平,非洲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將達到 470 億美元。
分析認為,非洲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具有一定政治敏感性,因為非洲未必希望繼續從中國輸入更多產能及機械器材,或防礙中央推行一帶一路的計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出訪非洲, 與多國簽署多份經濟合作和投資協議;工行並委託標準銀行發行 100 億蘭特債券,用以支持南非工業化進程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方亦早在 10 月,宣布投資 500 億美元支持非洲的工業化項目。或都能顯示出中方「安撫」非洲國家心切,冀用銀彈攻勢保住非洲市場。
王冠一財經頻道
國際視野 - 王冠一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