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壁壘 未竟破除? 2016-01-05
踏入 2016 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 第 15 個年頭。2001 年時,中國簽署了為期 15 年、名為「反傾銷案件中非市場經濟地位規定」的附加條款,令中國產品繼續被徵收高額反傾銷稅。由於附加條件議定書期限今年屆滿,中國政府一
直認為將在年底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但歐盟仍未對是否認同中方此解讀方式明確表態。
雖然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去年 10 月份曾表示,對給予中國市經濟地位在「原則上持積極態度」,但她不諱言,中國仍有工作要做,尤其是採購合同方面;又指歐洲的鋼鐵和太陽能產業需要得到保護。事實上,歐盟 28 個成員國就此仍存有分歧,其中意大利堅決反對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預料歐盟委員會最快在 2 月提案表決。
歐盟領袖們如此煩惱,因為中國「入世」以來 15 年,未有如各方期望轉型為市場經濟:仍然對市場價格作出幹預,向不少國內產業提供出口補貼。美國官員亦警告歐盟不要對中國「開綠燈」,否則無疑於單方面解除歐洲對中國的貿易防禦,歐盟可能難以抵禦中國商品的傾銷,歐洲的傳統產業側始鋼鐵、陶瓷和紡織等將被中國廉價商品淘汰,屆時就難以再利用反傾銷稅限制中國的傾銷行為。華盛頓經濟政策研究所估計,一旦中國被賦予市場經濟地位,將有高達 350 萬個歐盟境內職位受到威脅。
不過中國在歐洲仍有「盟友」,以英國為首的支持者希望藉著這次機會向中國示好,換取北京方面的好感,以減少在華歐洲企業的投資限制,甚或促進中國對歐洲基建投資。而且商界亦認為,再向中國實施反傾銷稅,可能會觸動北京神經,對其他產業也採取反制裁措施。在 2013 年,在中歐太陽能技術貿易爭議中,中國政府便曾威脅要對歐洲葡萄酒進口實施限制。
王冠一財經頻道
國際視野 - 王冠一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ongsir.hk